高雄第11家社區公共托育落成 市府力拚明年達到53處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上午出席美濃參與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揭牌活動。記者陳弘逸/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上午出席美濃參與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揭牌活動。記者陳弘逸/攝影

高雄第11家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落成,選在位於美濃區百年校園吉洋國小,今天上午市長陳其邁出席揭牌儀式;市府也從8月起調降公托中心托育比為1比4,並調整公托育服務收費一致為9000元。市府表示,為完備高雄公共托育拼圖,將持續布建25處公共托育設施,目標預計明年達到53處,讓更多青年在高雄落地生根。

為均衡高雄市托育資源並友善家庭,市府全面盤點空間,選擇位於美濃區百年校園吉洋國小,委託具幼兒教育、教保經驗的社團法人高雄市婦幼與家庭協會辦理「美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另外,美濃吉洋國小除未滿2歲的公共托育外,同步進行公立幼兒園增設工程,讓社區幼兒從出生到12歲,都可在同一校園中完整接受照顧,貫徹市府「幼兒一條龍」的政策。

陳其邁今天上午出席揭牌儀式時表示,面對全台少子化問題,高雄該如何突破困境,翻轉低迷生育率,除率先調整公托機構托育比、收費,更要規畫友善親子育兒空間及托育,創造良好環境。

陳其邁還說,會努力完備公共托育的拼圖,後續將持續布建25處公共托育設施,目標明年達到53處,讓更多青年在高雄落地生根。

市府於8月起,調降公托中心托育比為1比4,並調整公托育服務收費一致為9000元,帶頭示範優化公托品質及友善育兒家庭的幸福托育城市也配合行政院「0到6歲國家一起養」的政策,擴大育有未滿2歲兒童育兒津貼領取對象,放寬育兒津貼領取限制,同時領有其他弱勢生活津貼補助,加碼對弱勢育兒家庭照顧。

高雄第11家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落成,選在位於美濃區百年校園吉洋國小,今天上午正式揭牌。記者陳弘逸/攝影
高雄第11家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落成,選在位於美濃區百年校園吉洋國小,今天上午正式揭牌。記者陳弘逸/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上午出席美濃參與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揭牌活動。記者陳弘逸/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上午出席美濃參與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揭牌活動。記者陳弘逸/攝影
高雄第11家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落成,選在位於美濃區百年校園吉洋國小,今天上午正式揭牌。記者陳弘逸/攝影
高雄第11家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落成,選在位於美濃區百年校園吉洋國小,今天上午正式揭牌。記者陳弘逸/攝影
高雄第11家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落成,選在位於美濃區百年校園吉洋國小,今天上午正式揭牌。記者陳弘逸/攝影
高雄第11家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落成,選在位於美濃區百年校園吉洋國小,今天上午正式揭牌。記者陳弘逸/攝影

托育 美濃 陳其邁

延伸閱讀

高市運發局場館疑遭竊電 陳其邁:釐清真相懲處追究

傳高金素梅征戰高雄 陳其邁:防疫忙到頭髮白沒時間想

舊高雄車站9/11光雕秀 陳其邁將邀請歷任高雄市長共賞

中秋連假高雄防疫是否加嚴?陳其邁:今天下午宣布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亞洲技能競賽 台灣隊總冠軍

第二屆「二○二三亞洲技能競賽」前天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落幕。台灣技能小將勇奪十二金、六銀、四銅、三優勝,總計廿五面...

教團批總統參選人 教育政策只會撒幣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召開記者會,公布九月行文藍綠白三陣營總統參選人對於教育議題的回應。全教總表示,三...

開放印度移工引熱議 學者:10萬移工不如1萬留學生

近期印度移工議題引發討論,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認為,印度人口多、留學生多,台灣正好有能量可舒緩印度大專教育供給失...

廖志坤基金會 發105萬助學創新高

財團法人廖志坤文教基金會27年來協助清寒弱勢不間斷,幫助苗栗縣中港溪(頭份市、三灣及南庄鄉)學子,前天在頭份市建國國中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