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人事多走「中道」溫和派 數位部NCC能發揮專業掃陰霾?

台積熊本員工「準時下班」是真的? 日上班族2趨勢漸成主流

NBA季後賽/對戰11連勝!金塊4人破20分 輾壓湖人3:0聽牌

2030雙語國家開跑!但大學生一聽到英文授課就逃,雙語怎麼推?

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資料照片

為了達到「2030雙語國家」,教育部昨日(4/20)正式公布「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預計於今年8月上路,2030年大二將有50%學分全是英語授課。但改了學校教學模式,改不了學生的英語恐懼,恐怕最後還是一場空!

蔡英文總統喊出「2030雙語國家」目標後,怎麼落實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

教育部昨天(4/20)正式公布「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政策,目標2030年要達成「50-50-50」,2030年要有6所雙語標竿大學、30間雙語標竿學院,至少50%大二學生聽說讀寫精熟程度、50%大二生和碩班生當年50%以上學分為全英語課程。未來四年並將投入25億元經費,協助大專校院優化雙語環境。

高目標、灑大錢,但《遠見》私下探訪各大學校長,不管國立、私立、技職,許多校長都私下表示「真的很難」甚至「根本不可能」。關鍵不只是憂心教學資源的配套短時間內跟不上,更重要的是「一談到英文,台灣大學生就彷彿如臨大敵」!

學生逃避:課開得出來也沒人想選

英文是許多大學生的罩門,一看到選課表單上有全英文授課,有些人會有些遲疑,但大部分學生可能直接選擇逃避。在大學,我們常可以看到,若是有一堂選修課程是英文授課,教室內的學生就寥寥可數,甚至根本開不成課直接倒班。

在主打外語的文藻外語大學,過去也曾訂定「禮拜二說英語」,上課、辦公等都必須使用英文,結果沒想到,那天全校學生就格外有默契,不管是上課、洽公都跳過那一天,學校像是空城。

早在教育部此次政策前,台灣的大學推動國際化已行之有年,例如提供全英文課程或是英文專班,不僅是為了吸引外籍生就讀,更鼓勵本地生走向國際。不過,不少大學生對自己的英文能力感到擔憂,甚至認為自己已難以消化本科專業知識,現在又用不熟悉的英文學習,最後可能什麼都沒學到。

但面對英文的恐懼,大學生該如何應付課表上愈來愈多的英文授課?台師大、元智、中山等推行全英語課程多年的教授,提點學校如何突破學生心理障礙的最難一關。

教學陣痛期:用互動維繫學生不逃課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林子斌,在大學開設英文授課課程多年,也長期深耕雙語教育領域。他點出,其實台灣大部分大學生,是可以應付英文授課,但關鍵還是在於學生「怕挑戰」,擔心英文能力不敢踏出第一步。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成立學士英語專班已近十年,專班主任張玉萱觀察,一開始大一學生進入全英文的學習環境一定會有陣痛期,甚至由於英文專班有外籍生的加入,在溝通與做事方式上也需適應,但渡過第一年,學生在專業與英文綜合能力上一定會比一般生強。

但,該如何度過陣痛期?張玉萱認為,針對老師,不能只是將課程教材翻譯成英文,多年來她不斷調整教學模式、課程規劃等,像是課堂上融入更多小組討論、主題式教學,甚至是翻轉教室,讓學生有更多英文表達機會,也需有更多助教與課後輔導資源幫助學生。

最終目標,就是希望建立學生「自主學習」,包含利用校內英語學習資源、與外籍生互動,甚至是線上英文課程等。

去年中山大學推出全英文授課十年計畫,朝著「全英語大學」前進,教務長林伯樵也強調地說:「推動全英文授課的初衷,還是在於學生是否認同自己的未來會往世界走,學生若無動力,強迫學習也無意義。」

程度落差:全英教學不是人人需要、想要

另一個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是「程度落差」。如果一個班上學生英文程度落差很大,程度較弱的學生只會自信更加喪失,程度好的也會覺得學習被拖累,大家都得不到好的學習品質。

林子斌認為,若一間學校本身學生英文程度就不夠好,進到大學的目的,是想學習專業,其實不一定要勉強推動英文授課,學生不僅上課聽不懂,更對專業失去興趣,「唯有當學校學生都有一定英文程度,英文授課才能確實加分」。

另外,大學專業百百種,教育部推動雙語大學時,就招來不少學生、教授提出質疑,例如中文系的詩詞曲賦、文學、漢學等,使用英文教學是否沒有意義?抑或是韓文、法文系本身是為學習其他語種,用英文學習是否更多此一舉?

林伯樵認為,各科系是否推動全英文授課以及推動程度,應針對各系專業與產業需求等考量為主,且不能將同樣標準適用於不同專業。例如中山大學尊重各系選擇,像是電機工程學系、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化學系由於產業考量最先開始實施。

不過,林伯樵也提到,不同於一般想像,中文系其實也一直推動國際化,國際上漢學交流頻繁,不少國際生也來台修讀漢學,像是中山也設立了漢學英文、韓國漢語學、西方漢學等課程,中文系其實也正在走向國際化。

「教學是雙語的一環,但不是唯一!」林子斌說,雙語大學很多人都以為就是課程變成英語授課而已,但其實還要包括整個環境建立,當國際生加入、雙語校園等配套建立,雙語人才的培育才有機會真正成功。

(作者/邱于瑄 本文出自2021.4.21《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山大學 外籍生 大學生 教育部 蔡英文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台灣文學作品展 5月進駐紐約皇后區圖書館

5月是美國亞太裔傳統月,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與皇后區公共圖書館將合辦「台灣書櫃」,精選13部台灣好書的中文及英譯版,在3座...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