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去中」 意識形態幽靈再現

高中歷史課綱確定不再以朝代編年史,改採主題教學,中國分域將在東亞架構下呈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中歷史課綱確定不再以朝代編年史,改採主題教學,中國分域將在東亞架構下呈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有這麼多優秀的歷史學者,而「社會科領域研修小組歷史分組主持人」找的是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金仕起,置全國無數資歷更佳的教授與研究員於不顧,很難讓人相信這不是政府企圖以「意識形態」操控歷史領域的教學。

我想政府會起用金仕起,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四年反課綱微調的健將;當年課綱微調被批評過於政治化與意識形態化,如今該課綱既廢置,政府不找比較中立學者,卻找一個反方向的人物,朝自己的意識形態修訂,請問與自己當年批評的對象又有何異?

台灣的國小課程目前已無中國歷史、地理與社會。國中階段才二個單元的中國史,共零點六冊講五千年歷史,極為粗略。如今高中階段又將中國史的歷史敘述去除,改成專題式教學,美其名曰「更關注中國史跟其他區域的互動,培育全球視野」,事實上,是讓學生無法瞭解中國史的特質。

金仕起說:「畢竟現在的教學困境,學子在歷史課上,只了解中國史,卻不了解中國跟其他周邊的互動關係。」這與事實正好相反。在如此少的時數下,現在的教學困境,首先是學生無法瞭解中國史,遑論其他。

在一個全球化時代,我們不反對「關注中國史跟其他區域的互動」,然而課綱的專題內容實在太偏重這一方面與金先生所特別關注的社會史,這將造成中國史基本特質大量失落。政府一方面在課綱中大力提升「台灣史的主體性」,一方面努力解構中國史主體性,這不符合史學所要求的客觀呈現,顯然係以意識形態主導國民教育。

這十幾年來,從小學到高中,四百年的台灣史可以螺旋式學習三遍,而五千年的中國史卻縮減至此,擺明了是以政治力去控制年輕人的國家與文化認同(反對「用歷史教育操控國家認同」正是金先生與許多反課綱微調健將當初反對王曉波先生的核心論點)。台灣主流思想主張自由民主開放,多年來反對國民黨以意識形態控制歷史教學。如今民進黨同樣以意識形態操控歷史教學,豈不應該大加批判?

既然主張自由民主開放,台灣的未來,充滿著變數,我們就不應替年輕人決定他如何選擇,而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必要資訊與能力以進行選擇。請問台灣史與中國史目前的教學時數比例,可以提供必要的資訊嗎?我們的國家還叫中華民國,台灣的歷史文化與中國密切難分,影響台灣未來最大的要素,必然會是中國大陸。在這種情況下,縮減中國史至此,不僅影響他們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過去的認識,並危及國民未來的判斷與選擇。這樣過度意識形態化的歷史課綱,已嚴重傷害自由民主開放的基本原則!

108課綱 國民黨 教育部 歷史科 民進黨

延伸閱讀

聯合報社論/這樣的課綱能消滅敵人,或迷惑自己?

高中歷史課綱 敲定2變革

歷史課綱去中國化? 學者:中國史將成為補習班新興生意

歷史課綱/課綱再改 也改不了真歷史

相關新聞

半數學校師資不足 血汗教學磨光教師熱情

108課綱上路周年,《聯合報》針對全台929所國高中、1243位民眾進行民調,有近半數學校反映教學現場師資不足,教師有熱情但負擔沉重,有教務主任哀嘆:「大家現在用熱情做事,熱情用完後,課綱還是被打回原點,教改變成一場災難。」

高中分組選修課增 全中教籲增員額避免教師過勞

108新課綱去年8月實施,全中教今天表示,高中因多元選修、分組課程等,造成教師工作倍增,若不增加人力,可能造成過勞,呼籲...

新課綱翻轉教學 老師就怕學生沒有疑問

12年國教新課綱徹底翻轉教育,特別是加入探究與實作課程,從做中學改變學習態度,也是老師間跨科、跨領域最大挑戰。南一中老師...

升大學考題愈來愈長 教師籲考試時間延長10分鐘

大考中心昨宣布110學年大學學測特殊生的延長考試時間擬再增10分鐘,第一線高中和補教老師表示近年學測、指考考題素養化,國...

【108課綱調查2】破解「學習歷程」迷思 招聯會:真誠才會感人

《聯合報》針對全台929所國高中進行民調,「升學」是現場改革的巨大包袱,高中端對考招制度的擔憂和焦慮,主要來自升學新制「學習歷程檔案」,不確定大學會以何標準參採、學習成果該如何呈現及取材。對此大學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舉例,教師可以將課堂成果對準「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就是很好的參考方向。

【108課綱周年】簡菲莉:校長是改革過程的「保溫瓶」

曾任宜蘭縣教育處長、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的簡菲莉,是108課剛從研發到實施的重要參與者,從宜蘭縣教育處退休後,積極在各地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