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性解讀痛苦的意義:上帝的意志或人們必須承擔的業力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意義與靈性

有些人在傳統宗教中找到了意義,宗教為信徒們提供了理解痛苦的方式,也指導他們如何使生活變得有意義。宗教提供的意義常常可以減少焦慮,例如,將痛苦解釋為上帝的意志或我們必要的業力。

宗教傳統常常教導人們,為他人奉獻生命是有意義的,也提供了如何超越日常生活的關切,以尋求更深遠生活意義的可能性,有時在尋找的過程中甚至會過度貶低肉身和人間領域。也許心理治療師會認為這種從宗教中獲得的意義是虛幻的,是一種防禦性的合理化,是應對死亡焦慮的一種方式,或者是對結構的需求的結果,不管是哪種觀點,這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可以確定的是,對意義的渴望會使人們更需要找到痛苦的靈性解釋,無法視為隨機或毫無目的的痛苦。

目前可以明確的是,高度參與與實踐宗教信仰,可以使人們免受憂鬱症的影響,並且增強人們面對絕症的能力(Nelson等人,2002)。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那些終生致力於宗教事業的人來說,如果祈禱無法減輕疾病或痛苦的影響,他們也許會極度失望。無論如何,總體來說,相信有更大的力量掌握局面,即使自己無法控制,也會覺得有幫助。即使是那些並不認為自己是嚴格意義上某個宗教信徒的人,也會承認他們相信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是命運的結果,無論是否有所意識,這表明了他們的生活有一些超個人的背景。理性主義者認為用命運來解釋痛苦是迷信,或者僅僅是因為他們迫切地需要一個結論。

圖為《受苦的靈魂:從深度心理學看痛苦的經驗與轉化》書封。心靈工坊提供
圖為《受苦的靈魂:從深度心理學看痛苦的經驗與轉化》書封。心靈工坊提供

很多榮格學派的人都在他們與自性(the Self)、與內在心靈的上帝意象,或者與超個人無意識的關係中找到了意義,這意味著人類的意識有著無法忽略的超自然背景。按照榮格學派的慣例,「無意識」這個詞實際上指的是超意識(super-consciousness)或靈性層面的意識。榮格學派的人可能會把痛苦的發作看作是來自超個人自性(the transpersonal Self)的召喚,看作是進入閾限狀態的過程(見第九章),或是預示著新的意識水準的啟蒙過程。患者最終可能會將自己視為一個受過傷的療癒者,去幫助那些有類似經歷的人。

※本文為心靈工坊出版的《受苦的靈魂:從深度心理學看痛苦的經驗與轉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憂鬱症 焦慮

延伸閱讀

諮商的療效:心理師與患者共同為「個人痛苦」構建一個令人滿意的故事

關於痛苦的意義:從榮格的「共時性」理論 看為何夢到飛機失事會成真

從戰爭殺戮對人格的影響 看痛苦的消極意義和積極意義

為什麼壞事會發生?談痛苦的意義:我們可能過著不適合的生活

相關新聞

什麼是認知彈性?如何引導自閉兒控制情緒並保持彈性?對話技巧一次看

身體彈性,讓人們可以彎腰而不折斷身體、能夠適應狹小的空間、早上穿衣服可以塞進衣服裡。而認知彈性,則讓人們可以產生更多的解決方案與答案,辨識出一個策略或反應是無效的,並採取新方案、思考複雜或有衝突的訊息(例如:哈姆雷特是一位英雄,不過他也犯了過錯),以及懂得協調或妥協。對許多自閉症類群者而言,認知不靈活、缺乏彈性(或稱固著)可能阻礙交友、影響在普通班(融合教育)的學習、甚而招致飯碗不保。增進孩子的認知彈性,也會讓家長、老師與治療師的生活變得輕鬆一些。

北市特教師生衝突…他憶高中時期差點持棍棒打人 卻因「1段話」被溫柔接住了

在教育現場遇到與衝突時有一些簡單的操作手法,只不過這些技巧如果不是在一個能夠很好整合自己內在的老師身上其實很難應用,因為外在的應對受到內在狀態的驅動,所以要能夠確保老師們能夠安全與和諧地跟學生相處,不是透過一招半式就有辦法達到,需要的是長時間的自我照顧、覺察以及實際演練,才有辦法將「一致性」這個裝備安裝在老師們的身上。

北市特教生失控毆打老師…諮商師列衝動行為「循環7階段」:情緒爆炸時「減害優先」

這幾天在網路上流傳某高中課堂上的影片,我看過了,實在令人捏把冷汗。如果你沒看過,那也別找來看。這樣的影片不該被流傳,不然叫當事人情何以堪。

當壞事發生就覺得自己很糟糕?你所經歷的一切 並不能與你的價值畫上等號

開始執業不久後,我發現除了大腦生病的病人以外,大多數人的情緒問題,其實大多來自過度自卑。

陳俊翰律師是誰?身障平權鬥士離世:好的社會是能追求理想 「不被障礙所限」

說起陳俊翰這個名字,背後代表什麼意義?他是不受罕病禁錮的生命鬥士,是專攻人權與身障權益的律師,同時,他也是一名為心中信念不遺餘力的倡議者。

「如果你愛我就該給我錢」…憤怒會讓你變窮 影響自己與金錢之間的五種能量

很多人將金錢能量和愛的能量畫上等號,對於這個理論我不甚贊同,因為這樣的理論容易導致人們把「金錢」和「愛」混淆在一起,而造成「如果你愛我,就應該給我錢」的假象。我引導過的女性學生當中,有些人在小時候曾被媽媽耳提面命的教導:如果以後交男朋友,男方出門不付錢或不買禮物,就表示不是真的愛你。學生們因為看不清金錢和愛的真相,在親密關係中常為了金錢而誤解對方或爭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