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傅崐萁出訪 柯文哲:陸若梭哈「這3張牌」 就換台灣壓力大

台商返台資金活水注入房市、創造上兆元潛在購買力?央行發聲了

獨/開發金董事會決議 將向金管會申請更名為「凱基金控」

《台灣光華雜誌》記錄台灣最新的資訊新知、藝術文化、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休閒旅遊,以及台灣景觀和人文專訪,以中英文(紙本版及電子版)、中日文(電子版)三種語言版本,發行世界一百餘國家地區,讓你在忙碌的時候也有偷閒充電的滿足。

台灣光華雜誌

追蹤
《台灣光華雜誌》記錄台灣最新的資訊新知、藝術文化、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休閒旅遊,以及台灣景觀和人文專訪,以中英文(紙本版及電子版)、中日文(電子版)三種語言版本,發行世界一百餘國家地區,讓你在忙碌的時候也有偷閒充電的滿足。
5篇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媽祖信仰深根全台各地,農曆三月瘋媽祖近年來更成為全國性活動。 (莊坤儒攝,馬英凱...

台灣的朝聖之路 迎媽祖

每年三、四月的「迎(迓)媽祖」,是台灣最熱鬧的民俗節慶。八天七夜、九天八夜,人們跟著台灣「第一女神」―― 媽祖徒步進香;走在香路上,是人與神、人與自己心靈對話的時刻,也是體現人們無私奉獻與相互扶持的好時光。台灣版的「朝聖之路」,300、400公里的進香路,無論還願、祈願或體驗,苦行過後,你將能感受邁出的每一個步伐,皆蘊含了療癒心靈的感動密碼。

66 雜誌
北港朝天宮第一代祖媽六角鳳輦環繞24師,象徵眾神共隨媽祖出巡。

神明的「移動城堡」 神轎與「腳力」

神轎,信眾們虔誠奉獻,藝匠傾力構築之作,彰顯神明的威儀。神明出巡途中,神、神轎、扛轎人以及追隨者,四方交會,共譜宗教旅程中動人篇章。

43 雜誌
將結緣品在爐上繞三圈,才算真正完成結緣品製作。

人與人、人與神的結緣 結緣品的濫觴、多元與初衷

眾香燈腳追隨媽祖進香隊伍,穿越大街、走過小巷,展現對媽祖信仰的信念與堅持,百餘公里路途中,不論是精疲力盡、內急等突發狀況,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幫助,為感謝這份難能可貴的緣分,結緣品因此而生。

46 雜誌
除祝福信徒,被視為水神的四海龍王,還有辟邪禳災之意。

廟埕的往古來今 古蹟・戲曲・小吃

保存各家名匠精妙手藝,乘載戲班齣齣好戲,也是為居民信仰與聯絡的中心地帶,廟埕與百年歲月下人們的攘來熙往,共寫一段跨世代回憶。

28 雜誌
由鵝鑾鼻遺址出土的貝質魚鉤,原件僅長5公分、寬4.5公分,歷經千年仍散發著幽幽珠...

海角天涯,國家寶藏 聽見與海相連的島嶼心跳──鵝鑾鼻遺址

距台北至少半日車程的墾丁,地標性的大尖山昂然屹立,沿途可見淨是蒼鬱蓬勃的綠意,崎嶇嶙峋的礁岩以及沙灘鑲嵌在海岸線上,遠方是隨著地平線舒卷展開的大海,溫潤且生機的風景,喚起人內心難言的萌動。 是以,墾丁,總是有人。無論是燠熱的夏季或者爽涼的秋冬,為了獨特的地景與豐沛的生態,人們情願不遠千里。回首往昔,說來,這一份冥冥裡的嚮往,與千年前的人類在此長期落腳的理由,並無不同。

67 雜誌
西螺大橋長1,939公尺,1953年通車時是世界第二大橋。 (林旻萱攝)

一座橋的武林 西螺大橋的時代風采

西螺大橋,昔日是遠東第一大橋,1953年通車時,串連台灣西部公路交通與經濟,也是西螺人北上圓夢的起點。而今,她被彰化、雲林兩縣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朝向轉型為文化觀光橋梁。橋身31處隧道般的鋼拱,伴隨橋上的文化慶典、藝術展覽,延續這座時代之橋的風華史蹟。

98 雜誌
繼承母親手藝的許云繽,帶著故鄉的味道在台灣開枝散葉。 (林旻萱攝)

有一種甜叫南洋甜 鄉愁與人情的回甘

人對於甜味的喜好,是本能;甜點,有著讓人重溫某些甜美時刻的魔力。近年,偶有南洋風的甜點在百貨、市集上快閃一現,對多數台灣人而言,這是味覺版圖的新領域,但對許多初代移民來說,是鄉愁的寄寓。

60 雜誌

台式零食的古早味 甜之道的探尋

拜全球化之賜,現代人的零食、甜點多到目不暇給,還五湖四海。但在物資不豐足的年代,你是否好奇,古時候的零食、甜點是什麼模樣?什麼滋味?如何演變?

56 雜誌
鹹料與甜餡在糕餅世界中,展現出萬花筒般的百變風貌。

台灣糕餅的甜鹹之間 探索味蕾的邊際線

切開大餅,喜孜孜地一口咬下,這才發現紅豆餡裡夾著肉鬆和麻糬,腦裡的味覺畛域頓時展開一場激烈爭辯,究竟鹹與甜是可以共存於糕餅裡的嗎?

61 雜誌

舌尖上的甜蜜蜜 台式糕餅物語

不讓威利.旺卡的巧克力專美於前,更比馬塞爾.普魯斯特手中那塊瑪德蓮蛋糕更富記憶與故事;台灣的甜滋味有一味藏在台式糕點裡,揉入在地風土食材,在漢餅的傳統中不斷創新,焙烤台灣專屬的記憶滋味。

1797 雜誌
在台灣除了透過課堂,團隊活動、出外旅遊等都是增進中文能力的好方法。 (國立台灣師...

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 台灣語言學習Long Stay

瑞典籍的Lukas來台灣學華語沒多久時,來到手搖飲料店,想買一杯奶茶喝,排隊時不斷用中文默念:「一杯珍珠奶茶,謝謝。」沒多久後輪到他,完整無誤地說出練習許久的中文後,正以為順利完成點餐,迎接他的是店員笑著說:「甜度?冰塊?」讓Lukas一時張口結舌,為之語塞。

470 雜誌
教堂、總督府和市政廳,這樣三合一的組合是西班牙殖民城市的特徵。圖為馬尼拉大教堂與...

「菲」比尋常的緣分 台菲‧再連結的旅程

1624年,荷蘭人在大員(今台南)落腳,在台江內海設立了台灣第一個城鎮,這是台南今年歡慶400年的緣由,亦是台灣歷史與大航海時代接軌的開始。 而世界對台灣的認識,要再早幾年。1571年,西班牙佔領菲律賓群島,以馬尼拉為基地經營貿易,開啟途經台灣的貿易航線,台灣始在世界航道浮現。 追溯起點,台菲兩地緣分早從這連結就開展了。

178 雜誌

驚艷,高山之島 他們非到台灣不可的理由

專門帶「阿兜仔」在台灣深度旅遊的美籍資深導遊羅雪柔,以台灣山林與原住民文化作為賣點,向外國人介紹台灣。來自德國的音樂家魏樂富、前台灣賓士總裁邁爾肯,還有以都蘭為家的澳洲醫生柯彼得,這些長居台灣的外籍友人,也都曾不約而同表示,格外喜歡台灣的山。台灣的山到底有什麼特別,竟能虜獲他們的心?

2505 雜誌
來台灣long stay、每天衝浪的Nick認為,不管浪大浪小,不只為精進技術,...

好風好浪好迷人 乘風破浪遊台灣

對冬天處於寒冷冰雪氣候的歐美、日韓民眾來說,冬天衝浪,是人生中的奢侈。來台灣衝浪,四季皆宜,尤其冬天有東北季風「興風作浪」,更適合衝浪高手來此追浪。享受溫暖的海洋、豐富的美食、熱情的人情味,皆是旅行的日常。

36 雜誌
台灣現有17家醫療院所,通過國際醫療品質評鑑最具公信力單位JCI(聯合委員會)的...

觀光旅遊新趨勢 醫療養生在台灣

台灣醫療院所配備高階醫療技術與設備,擁有領先全球的肝臟移植、生殖醫學等特色醫療,提供高性價比的醫護服務,醫療素質與照護品質在全球具有競爭優勢,加以並行的傳統中醫治療,形成全球少有的中西醫雙軌之醫療與養生環境。 醫療養生,全球旅遊新趨勢。來台灣,感受自然資源和人文風貌,還可以尋求醫療諮詢、就醫規劃,休閒兼具療癒,一次滿足。

460 雜誌
台灣玉因含有鐵、錳、鉻等元素,有著特殊的黑色雜點。

台灣奇「玉」記 重返2000年前的玉器工廠──花蓮支亞干遺址

倘若不明究理,遊客對於並無大型景點的支亞干,大多不會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但時空若倒流回兩千年以前,這一在東南亞規模無出其右的玉器工廠,絕對會令人大吃一驚。

95 雜誌
噶瑪蘭威士忌酒廠是台灣威士忌的創始廠。

威士忌裡的台灣味 噶瑪蘭+OMAR

美國影集《金融戰爭》裡,劇中的女演員Maggie Siff喝了噶瑪蘭Vinho 葡萄酒桶威士忌後,發出「Wow~」的讚嘆聲,男演員Paul Giamatti對她說:「沒錯吧!現在台灣的酒做得比蘇格蘭好。」

146 雜誌

當茶遇見酒 茶漿入酒瓶國酒新詮釋

酒與茶,同為跨文化、跨國界的流行飲料。然,比起台灣因2002年加入WTO廢除菸酒專賣制度,釀酒產業後來才跟上;作為茶產區,茶,更像是台灣人根深蒂固的依戀。農業社會裡,路旁、廟口、涼亭裡的奉茶,現代社會便利商店裡的罐裝茶,街上的手搖飲,品牌琳琅滿目。台灣人用茶傳達情感,把茶當作年節、洽公的贈禮,對某些人來說,茶還是投資標的。 是以,隨著酒產業急起直追,從風味的探索、風土的呈現與釀造的技術等講究,從釀酒、調酒、到品酒,許多酒界人士都從茶取經,甚至兩相結合,期望從中傳遞台灣獨具的酒語言。

71 雜誌
除了地瓜純酒,恆器酒廠創辦人羅己能也將威士忌桶陳、水果酒等與之結合,創造出地瓜甜...

釀地瓜、稻米和甘蔗的酒 地酒廠的台灣味

物產豐饒的台灣,稻米、地瓜和甘蔗不僅可供糧,釀酒也是綽綽有餘。雖無現代化釀酒工藝,百姓仍藉著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器材,揉捻原料、水和其他元素,釀出一桶桶香醇酒水,或為台灣地酒雛形。

97 雜誌
啤酒頭24節氣系列,引入隨歲時節令變化,品飲不同風味與酒精濃度的飲酒習慣,改變啤...

零到無限的釀造魔術秀 台灣精釀啤酒

本土精釀啤酒釀酒師們秉著對於釀製啤酒的熱情,持續嘗試、發想,從四大原料的排列組合,一路玩到添加台灣在地食材,打破限制,讓精釀啤酒從台灣這片土地「長」出來。

81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