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立高教品質 「1+3」難補差距

賴清德去年6月提出縮短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政見後,行政院立即跟進推出「拉近差距1+3方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去年6月提出縮短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政見後,行政院立即跟進推出「拉近差距1+3方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六月賴副總統提出每年補助私立大學生二點五萬元,之後行政院便提出「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配套措施方案」(拉近差距1+3方案),每年補助三點五萬元。並搭配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補助,家庭年收入七十萬元以下者一年補助二萬元,七十至九十萬元者補助一點五萬元,以提高教育公共化與落實教育平權。

以筆者與前國教院院長許添明等人二○二二年的研究,將台灣經濟弱勢學生整理出三大類別:分別是低收入戶生、中低收入戶生及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生。低收入生與中低收入生分別已獲得全額與六成學雜費減免,依政策規定與1+3方案擇一申請,學生必然選擇補助額度最大的減免方案,意即1+3方案適用對象不包括私校低收入生與中低收入生。

私校弱助計畫生原可獲得三點五萬元助學金,1+3方案實施後,原助學金調降至二萬元,再加上一年學雜費改由中央全面支付三點五萬元,總計補助額度增加二萬元。至於不適用弱助計畫的私校生,因1+3方案直接減少三點五萬元學雜費。究竟教育平權的定義是什麼?是否能從全面補助私校生達成?

台灣高等教育引起民怨之處,在於公私校生面對的是教育品質的差距,繳愈多學費的私校生,得到的是較匱乏的教學品質。一是每生可得教育經費的差距。例如一一二年高教深耕計畫核定經費,最高補助額度由某公校獲得廿四點六億元,某私立大學獲得最低補助額度約一四○○萬元;前者每生可得補助為七點七萬元,後者為一九○一元,差距達四十倍。

二是生師比的差距。教育部一一一學年度統計,私立大學生師比為廿一點二六、公立大學為十九點五三、台大為十五點一六;二○二○年OECD大專生師比為十五,公私立大學生師比的差距不僅在國內,更與國際差距甚大。然直接減免私校生學雜費三點五萬元的作法,完全無助於降低生師比,對提高私校品質毫無助益。

一一○學年度公立大專生近卅萬人,私校生六十萬人;弱助計畫公校生一○五二六人,私校生二九三二二人。如果要協助私立弱助計畫生就學,可直接對上述三萬人補助,約十點三億元;若對全體六十萬名私校生補助三點五萬元,需要二一九億元,然並非全體私校生都需要補助。再者,三點五萬元的私校生學費減免雖將公私立學雜費差距拉近為一點五萬,但每生可得教育經費與生師比的差距未獲任何改善。

二○二一與二○二二年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連續減少,然通膨已逼近百分之三,政府冀能從補助三點五萬元減緩私校家長的財務壓力降低民怨,但並不能解決高教資源分配不均問題。

公私校教育品質差距問題,應由全面性的高教政策來改善,而低薪問題絕不能以減免私校生學費的類買票做法帶過。請新政府嚴肅看待高教發展,有效使用每一分稅收。

額度 高教深耕計畫

延伸閱讀

2024百大熱門科系出爐!學雜費補助老牌私校獲注目 教團分析三大趨勢

捐款私校可全額抵稅 教部將修法

終於過關!捐款私校可100%抵稅 教育部新會期啟動修法

疑遭濫用?私校一學期三成學生請心理假 教育部:將訂定參考指引

相關新聞

「六無主委」提油救火 人民無望

新春期間,海巡署小艇在金門海域撞翻陸籍漁船卻沒錄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第一時間未開誠布公。民進黨政府仇中,如果陸籍漁船違法...

大屋頂下/「三個面對」與「三個回到」 從八田與一回到蔣經國

兩岸正在等待五二○開啟新局之際,金門發生覆船,弄得氣氛很糟。但覆船只是偶發的局部事件,不免有針鋒相對的操作;兩岸新局則應...

金廈事件啟示:兩岸火藥庫須降溫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承認烏軍陣亡人數達三萬多人,約為全國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一。不論這個數字是否低估,死...

改政黨比例制 NCC除汙名

國家通傳會NCC爭議不斷,現任委員一片綠。近日立法院國民黨團提出NCC組織法第四條條文修正草案,將NCC委員依國會政黨席次...

美援烏以台 徒增紛擾

美國眾議院四月廿日批准向烏克蘭、以色列和印太地區提供九百五十億美元撥款法案,媒體簡稱為「援助烏以台法案」。包括為基輔提供...

百姓脫困 財經改「閣」首務

新內閣名單陸續公布,由產學界尋找優秀人才擔任部會新首長,實讓人耳目一新並甚值期待。尤以與國民生計攸關的財經金首長,其未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