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中國監管緊縮 今年迄今45家企業IPO終止審核
在中國階段性緊縮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節奏背景之下,今年迄今僅新增受理1家企業IPO申請,多達45家企業的IPO被終止審核,其中多家曾因「業績下滑」遭監管部門約談。
中國證監會1月22日表示,強化發行監管,嚴把IPO入口關,同時堅持「應退盡退」,持續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證監會還將堅持零容忍打擊不動搖,確實讓行政執法「長牙帶刺」。
陸媒第一財經19日報導,上述45家企業中,有17家申請滬市IPO、12家申請深市IPO、16家申請北交所公開發行。2月5至9日有7家企業被終止審核。整體來看,有43家也就是絕大部分是因主動撤回而終止審核,比重達95.56%。
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以來,北交所IPO撤回量創新高。其中,1月終止審核的企業數量達到11家,單月終止審核量首次達到兩位數。
在北交所終止審核的IPO項目中,企業業績成長和營業能力也頻繁受到監管關注,多家IPO終止企業曾因「業績下滑」遭監管部門問話。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2月7日走馬上任後,證監會9日曾連續發出通報,對有公司申請IPO過程的詐欺行為以及多名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股票等違法行為開罰,再釋出「強監管」的訊號。
此後,證監會針對「上海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科創板首發上市過程中的欺詐發行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指公司涉嫌在招股書中虛假記載財務數據。
經查,思瑞芯2020年虛增營收人民幣1536.72萬元(約新台幣6761萬元),占當年度營收的11.55%;虛增利潤總額合計1246.17萬元,占當年度利潤總額的118.48%。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