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波音737又出事!起飛前衝出跑道釀10傷 乘客急逃命畫面曝

台灣欲購美製自殺無人機 美媒報導「鎖定2款」:已提購買請求

懶人包/LINE「貼圖拼貼樂」全員免費開放!6招教學混搭貼圖「用1送10」 這些類別都能用

我國兩性薪資差距停滯 婦團痛批:沒政策 當然沒進展

職場環境友善還是至關重要,當工時愈長,就愈不容易達到性別平等。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職場環境友善還是至關重要,當工時愈長,就愈不容易達到性別平等。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蔡政府執政八年,兩性薪資差距原地踏步。婦團痛批,勞動部除每年公布同酬日,沒有推出任何縮減性別薪資差距的積極政策,沒政策,當然就沒進展。

「除了每年公布同酬日,勞動部對性別薪資差距沒有任何積極政策。」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直言,對於拉近性別薪資差距,勞動部至今沒有任何政策,先前推動「同工同酬檢核表」,但檢核表只是讓雇主自填,雇主不填也不會受罰。

她指出,性別薪資差距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很重要的議題,政府長年沒有相關政策,導致台灣在OECD國家排名愈掉愈後面,許多歐洲國家致力縮短差距,像盧森堡近年男女工資已無差別,女性薪資甚至高於男性,反觀台灣沒政策,也沒進展,前兩年更牽拖疫情導致同酬日倒退,但其他也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卻沒影響,可見國家政策還是關鍵因素。

覃玉蓉說,今年初總統大選,婦團要求各政黨候選人就性別薪資差距提出對策,主要政黨雖都有提出,但細看並不具備野心。國際上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是薪資透明化,隱去個資為前提,公布產業、職種、身份背景、性別的薪資資訊,整體綜觀歧視究竟存不存在。

覃玉蓉說,各國家做法不同,有些國家要求上市上櫃公司進行性別薪資資料分析,並提出改善計畫,逐年公布成效,也有國家強力主導,以政府資源做大數據分析產業職業別性別薪資,做法不同,但都是圍繞在薪資透明化,反觀台灣,離拉近性別薪資差距還隔了一大段距離。

薪資透明化是各國短期見效作法,覃玉蓉說,職業性別隔離則要靠教育跟職業訓練體系長期努力,透過教育、職訓消彌傳統性別分野,打破男性多投入理工產業、女性多從事人文相關產業的界線。除此,女性受限家庭照顧,為育兒或顧老不得不離開職場,職涯中斷也導致升遷、加薪機會不如男性,或為兼顧家庭照顧,改為部分工時等非典型就業,這些也都是影響性別薪資差距的原因之一。

覃玉蓉說,職場環境友善還是至關重要,當工時愈長,就愈不容易達到性別平等,有薪家庭照顧假天數足夠、勞工能更彈性化請照顧假、整體工時下降,讓工作與家庭達到平衡,讓男性更有意願承擔家庭照顧責任,也能拉近性別薪資差距。

性別 薪資

延伸閱讀

男女薪資拉近沒進展 蔡政府執政8年 「同酬日」原地踏步

服務業缺工效應 今年「同酬日」進步四天為2月23日

服務業缺工 拉近男女時薪差距 今年「同酬日」進步4天

新北18家保全業者工時長薪資低 共挨罰141萬元

相關新聞

找工作發現保全、餐飲都缺人…他問哪個好? 網一面倒喊選「這職業」

畢業季即將到來,準畢業生尋找工作的同時,也會有不少疑惑。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最近在找工作,他認為保全和餐飲兩種職缺都很缺人,但不知哪種工作適合自己,因此詢問眾人「會選哪種工作?」。對此,多數網友認為保全較佳,但也有人指出應有更好的選擇。

下屬變上司相遇時怎麼稱呼 ? 網友一面倒這樣建議

公司工作職等升遷,除了個人工作能力為考量外,「人和」也是另一項選擇。如果你的下屬升到比你高的職位,見面時你要如何稱呼他?有一男網友在PTT貼文提問,想問一下其他有經驗的前輩,真的發生該怎稱呼?

新北打造職探營隊 培育醫事人才

據人力銀行資料,醫療專業類人員平均月薪4.6萬、每人工作機會為12.6個,新北市教育局整合醫事產官學界,打造醫事人才職涯...

失聯移工逾8.5萬人 勞動部擬修法重罰非法雇主、仲介

截至今年二月止,在台移工人數75萬6831人,失聯移工人數累計達8萬5229人。近年失聯移工人數屢飆高,不但引發監察院關...

職軍35歲「博士畢業」跳科技業年薪有150萬嗎?過來人:進台積至少2倍

轉職是職涯上一大考驗,近日有名網友詢問,如果自己以35歲的年紀轉換跑道到科技業上班會不會起步太晚不好找工作?貼文一出吸引大批網友留言,紛紛表示以原PO條件根本不用擔心。

華航、虎航大舉徵才 虎航客艙組員起薪上看7.5萬元

疫後航空業強勢復甦,大舉招募新血。中華航空、台灣虎航今天都分別宣布徵才逾百名,包括機師、客艙組員、修護員等;台灣虎航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