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電力系統」恐受影響! 氣象署發布磁暴特報 鄭明典也曝預警訊息

傳已兵推半年…下周特赦陳水扁? 府:依相關法律規範辦理

庫克將達退休年紀…蘋果執行長換誰做?外界都猜後繼人選是他

男女薪資拉近沒進展 蔡政府執政8年 「同酬日」原地踏步

勞動部今發布我國2024年「同酬日」為2月23日,女性勞工必須比男性多工作54天,才能達到薪資同酬。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勞動部今發布我國2024年「同酬日」為2月23日,女性勞工必須比男性多工作54天,才能達到薪資同酬。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勞動部今發布我國2024年「同酬日」為2月23日,女性勞工必須比男性多工作54天,才能達到薪資同酬。雖然同酬日比去年進步4天,但攤開歷年資料,2月23日也不過是回到蔡政府執政第一年的水準,等於這8年來,我國男女薪資差距幾乎是原地踏步,兩性依舊同工不同酬。

不過,勞動部統計處處長梅家瑗說,同酬日是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受僱員工薪資調查」資料得來,該調查自2019年起擴大涵蓋範圍,新增「研究發展服務業」、「學前教育」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同酬日估算方式雖沒有改變,但資料基礎已經不同,因此2019年以後的資料,無法跟先前年份進行比較。雖然不能直接比較天數、日期,但就長期趨勢而言,我國兩性薪資差距仍拉近。

勞動部同酬日,是以前一年的兩性平均時薪差距,計算當年1月1日起女性需增加的工作日數。勞動部今公布,2023年我國女性平均時薪318元,為男性373元的85.3%,兩性薪資差距為14.7%,換言之,女性需較男性多工作54天(365日曆天×14.7%≒54天),才能達到與男性相同的全年薪資。

梅家瑗說,同酬日發布以來,兩性薪資長期呈現拉近趨勢,疫情影響較大的2021至2022年,雖一度短暫偏離,兩性平均時薪差距擴大至15.8%,女性需要多工作的天數增加至58天,但去年又回到疫情前水準,兩性平均時薪縮小至14.7%,原因在於疫後內需服務業人力需求高漲,以女性為主的服務業時薪增幅高所致。

進一步觀察歷年的同酬日,蔡政府執政首度公布同酬日為2017年,該年的同酬日為2月23日,接下來的2018、2019年同酬日也都是2月23日,兩性薪資差距連三年皆維持在14.6%,2020年提前至2月21日,兩性薪資差距縮短至14.2%,女性需比男性多工作52天才能達到同酬。

由於2019年統計數據範圍新增三業別,所以勞動部後來校正2019年兩性薪資差距為14.9%,女性需增加工作天數更擴大至55天,2021年、2022年疫情因素又再拉開至58天。梅家瑗強調,以2019年為銜接點,因統計方法改變,此前與此後的年份不能進行比較,雖然不能比天數、同酬日日期,但若就長期來看仍是下降趨勢。

勞動部 薪資

延伸閱讀

如何拉近男女薪資差距 學者籲仿效歐盟制定薪資透明法

服務業缺工 拉近男女時薪差距 今年「同酬日」進步4天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進口百噸蘇丹紅辣椒粉 6人起訴

龍海同記公司負責人李彥廷被控以親友公司掩護,進口含蘇丹紅色素的辣椒粉來台,還拿合格產品送驗,取信下游廠商,連名廚「詹姆士...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