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短短5米也遇行人地獄 港籍母女在台過馬路被撞飛...媽媽倒地疼痛呻吟

回應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 陸國台辦:充分揭露「台獨工作者」本性

助攻企業淨零 王美花:碳交所兼具交易公平認證專業

針對國際碳定價趨勢,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灣產業界面臨轉型壓力,除了自身減碳,購買碳權抵換也是策略之一,今年掛牌上路的碳權交易所兼具交易公平和認證專業性,未來可在淨零轉型過程助企業一臂之力。

王美花今天出席「碳市場啟航 永續未來新篇章」高峰會致詞表示,全球面臨的減碳挑戰為進行式,企業排出多少碳就須付出相應的成本,目前國際碳定價收入已達千億美元規模。

談及國際碳定價趨勢,王美花指出,歐盟每噸碳介於80至100歐元,台灣正在研議的碳費費率則有每噸碳新台幣100元、300元甚至500元等,國際間碳定價有所差異,主要是因爲台灣和歐盟採取不同制度。

王美花說明,歐盟碳交易市場採取總量管制,也就是有免費配額,企業碳排放量在總量之上才須繳碳費,或是透過購買碳權抵換碳排量;台灣的碳費制度則是從「樓地板」開始,依照企業的碳排放量徵收碳費,與歐盟不同。

王美花表示,台灣產業以出口導向為主,國際減碳壓力勢不可擋,不僅半導體和紡織業等製造業在供應給國際大廠時,面臨減碳壓力,住宿業等服務業者也反應,須回報旅客住宿產生的碳排量。

她說,企業除了自行減碳,也可透過購買國內外的碳權抵減碳排量。觀察國際碳交易市場,新加坡規劃企業2024年起,可採取國際碳權抵換5%碳排放量。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今年10月也啟動「J credit」碳信用交易,初期以國內碳交易為主,後續才會開放國外碳權。

王美花強調,面對淨零轉型,企業首先須自行減碳,接著再以購買碳權方式抵換,減碳是企業不得不做的事情,「和做生意一樣重要」,而且攸關企業能否接到訂單;經濟部也透過預算編列補助企業更換器材,及專家團輔導碳盤查,並鼓勵大廠攜手中小企業共同減碳。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8月成立,王美花表示,媒體近日報導指出,碳抵換市場去年首度出現10年來首度下滑,主因為觀念不正確及認證不實;台灣碳交所兼具交易公平和認證專業性,未來可助企業在減碳轉型過程中一臂之力。

身兼證交所和碳交所董事長的林修銘致詞表示,2023年是台灣邁向淨零的里程碑,今年初立法院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劃在2025年徵收碳費,2023年至2030年淨零商機預估帶動民間投資4兆元以上,創造5.9兆元產值,並提供超過55萬個相關就業機會。

林修銘表示,證交所規劃於11月底啟動預收碳權、款項等開戶作業,以銀行信託機制保護買方權益;除提供碳諮詢、知識分享和推廣等服務,人才培育也是碳交所的重要任務,以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等國際淨零挑戰。

歐盟 減碳 王美花

延伸閱讀

碳權時代衝擊企業 碳盤查有助升級

【重磅快評】王美花很敢講 被重擊的陳建仁沒角色

經長:日企來台投資研發促雙贏 盼深化電動車5G合作

曾被點名「下一個下台」 經長王美花:大陸希望把會講話的內閣都拔下來

相關新聞

遭學者指北部供電不足 台電反擊:如果是這樣,怎麼會只有桃園事故多

針對有學者稱桃園饋線跳脫造成停電主因為供電不足,台電澄清,已多次強調配電事故和電源不足是2個獨立問題,外界不應混為一談,...

撥補台電導致略升…國債新高 每人背債27.4萬元

財政部近日公布最新國債鐘,平均每人負債廿七萬四千元創歷史新高,遭立委砲轟國債鐘破表;不過,財政部晚間火速發布新聞解釋,至...

缺工缺料…衝擊前瞻軌道建設 非軌道工程也受災

交通缺工缺料問題嚴重,各地公路、捷運工程進度大受影響,尤其政府推動前瞻計畫,軌道建設更成重災區;雙北捷運局都說,缺工缺料...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4月出口低於預期但連6紅 近期展望如下了雨綠肥紅瘦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海關出口統計,4月出口374.8億美元,較上月減 10.4%,較上年同月增4.3%,雖相比去年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