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寫作教室/想分析事件因果? 「魚骨圖」是你的好助手(一)

除了用來整理歸納的康乃爾筆記法,當我們要分析事件的因果時,「魚骨圖」將會是你的得力助手。
魚骨圖又被稱為石川圖或要因分析圖,是由20世紀的日本著名品質管理學者石川馨所提出。當時主要用來做產品設計或品質管理,以發現造成問題的潛在因素。到了現代,身為學生的我們又可以拿魚骨圖來做些什麼呢?
顧名思義,魚骨圖長得就像一具被啃得乾淨的魚骨架。最右邊的魚頭代表的是一項待解決的問題,接著魚頭向左延伸的會是一條長長的中央骨幹,沿著中央骨幹往上下分支出的大魚骨代表著可能的影響因素或原因,而這些大魚骨還會再長出代表著子原因的小魚刺。
了解了魚骨圖的結構,接下來讓我們來試著實際操作看看。以2024年3月25日出刊的好讀周報第三版文章〈獼猴掠食 給你補償〉為例,這篇文章指出,中山大學校方為了避免學生權益受損,提出了補償方案以因應的校園內的獼猴搶食問題。一般而言,野生動物在遇到人類時大多是驚慌失措的逃竄、躲藏,為什麼獼猴不但不閃不躲,反而會衝上前呢?由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獼猴會跟人類搶食」,並將之放在魚頭的部位。接著展開主因探究,並在大魚骨上寫出,如:棲地、食物、人猴關係等;再從中延伸出子原因。至此,魚骨圖就完成啦!
想解決問題,首先得知道問題怎麼來的,方能治標治本。藉由魚骨圖,我們能將問題的起因脈絡化,讓找到答案變得更容易。除了食物、棲地與人猴關係,你還找到什麼會導致獼猴與人類搶食的原因嗎?它又可以細分成哪些子原因呢?你也用魚骨圖歸納原因看看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