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當白領才有好日子?傳統觀念造成藍領缺工 薪資高得嚇人

大學學費昂貴,學生未出社會就背負沉重學貸。圖為愛荷華大學畢業典禮上,學士帽上有著「取消學貸」的字樣。(圖/美聯社)
大學學費昂貴,學生未出社會就背負沉重學貸。圖為愛荷華大學畢業典禮上,學士帽上有著「取消學貸」的字樣。(圖/美聯社)

文/編譯梁采蘩

如同東方教育觀念下的孩子,許多美國高中生也被灌輸一個想法:上大學取得學位,成為白領階級才有好日子過。但人人都念大學的結果是藍領技術工人短缺,薪資則高得嚇人。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發表國情咨文時表示,「平均年薪13萬美元(約台幣400萬元)的工作,許多不要求大學學位」。技職教育宣導者則說,錢不是唯一問題,更大的挑戰是讓家長改變觀念。

「我一生中總是聽到『如果不上大學,你就會流落街頭』這句話」,鋼鐵工人摩根(Garret Morgan)2018年時表示,「大家對於上大學有股狂熱」。

●退學當鋼鐵工 年薪173萬

因此他去念了一陣子,但之後就退學,開始接受職業培訓。5年前,鋼鐵工的需求正在上升,現在更是如此。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該行業每年成長4%,鋼鐵工平均時薪為27.48美元(約台幣835元),換算年薪為5萬7160美元(約台幣173萬)。摩根20歲還在受訓時就領時薪28.36美元,外加福利。

5年後,摩根成為全職工人,工作制為「106」,即每天做10小時、每周上班6天。他參與建造西雅圖市中心一座摩天大樓與微軟一座資料中心。「我每天都熱愛工作,這絕對是正確選擇。」至於高中時期的朋友?摩根說「有朝一日,或許他們能賺得和我一樣多」。

在台灣,受少子化影響,10年間高職生少將近20萬。家長都鼓勵孩子考大學進入科技業,結果就是沒有肯吃苦的學徒。技職學生銳減,就會出現技術人才斷層,影響產業發展。

●學士收入遞減 學費仍舊貴

類似情況也發生在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大學學位的收入報酬正遞減,學費則依然昂貴,使學生未出社會就背負沉重學貸。高中畢業生聽從建議上大學,以至於培訓期更短、學費更便宜的高薪工作無人填補,不僅學生的出路受影響,對經濟也造成真實威脅。

「父母希望孩子成功,眼裡只有4年制學士學位,沒看到技工短缺,直到他們請水電工,付錢需要開支票時才驚覺。」華盛頓湖技術學院退休教師克里夫頓(Mike Clifton)表示。

航空交通管制人員收入有6位數字,但不需要4年大學學歷。工作責任在於確保每架飛機在空中飛行時,彼此之間都能保持安全距離。(圖/本報資料照)
航空交通管制人員收入有6位數字,但不需要4年大學學歷。工作責任在於確保每架飛機在空中飛行時,彼此之間都能保持安全距離。(圖/本報資料照)

●學習就業兼顧 技職好處多

華盛頓州審計官報告的共同作者柯亭斯(Chris Cortines)說,儘管人們認為念大學「是唯一途徑」,「當你看到學徒和其他技職領域的薪資,不需要4年學費,學習的同時還能得到報酬,這些其他途徑真的值得好好考慮」。

這並不是說當技術工人,高中畢業後就不再需要教育。多數監管機構和雇主會要求證書、認證或副學士學位。但這些都比念大學花費更少,所需時間也更短。

大學生 好讀周報 美國

延伸閱讀

讀了後悔?「這科系」高薪用肝換 網怨cp值低:苦讀4年又低薪

陸大學畢業生求職難 官方反批年輕世代「不肯屈就」惹不滿

大鹽湖乾涸恐5年消失 破紀錄積雪帶來「一線生機」

能高縱走遇惡劣天氣 領隊失溫死華裔女教授仍失聯

相關新聞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