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化石足跡佐證 人類祖先可能早就學會雙腳直立行走

腳的百樣姿態。(繪圖/史密斯)
腳的百樣姿態。(繪圖/史密斯)

撰文/迪西瓦 繪圖/史密斯 翻譯/鄧子衿

我們人類的祖先早在演化出較大的腦部和語言之前,甚至在使用火或是打造石器之前,就開始做出一件其他哺乳動物從來都沒有做過的事情:用兩條腿走路。最古老的人族(hominin)化石骨骼已經證明人類祖先能夠直立步行,那大約是700萬~500萬年前。人類祖先開始用兩條腿而非四條腿行動,為後來的人類譜系帶來重大改變。雙足步行讓人類祖先拓展活動領域,飲食更多樣化,同時改變生育及育兒方式。彰顯人類獨特性的所有特徵,都是基於這種特別的行動方式。

有幅描述人類演化過程的經典圖畫:人類的各祖先依序排成一列,從貌似黑猩猩的動物以四足漫步開始,接著逐漸能夠直立,最後達到巔峰的是完全直立的智人(Homo sapiens),昂首闊步,邁開雙腳向前行。這幅名為「進步的腳步」(March of Progress)的圖畫自1960年代開始流行,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無數的書籍、衣服和咖啡杯上。

但是近20年來古人類學的發現,迫使科學家重新繪製這幅傳統的線性想像圖。

現在已知,同時期人族有不同的物種散居在橫跨非洲的不同環境中,有些物種還在同時期演化出不同的雙足步行方式。雙足步行這種行動方式演化了很長一段時間,演化過程中也有許多變化。現代人類的步行方式並非事先註定,以一脈相傳的方式逐步邁向最終目標。現代人類的雙足步行方式,只是早期人族物種直立步行的其中一種,最終顯示這種行動方式最為優越。

人類在一生當中約莫會走1億5000萬步,足以繞地球三圈,我們漫步、大步、闊步、碎步、移步、快步、徒步與安步。你可能會認為步行再稀鬆平常不過,但是化石所揭露的是截然不同的事。步行絕不簡單,而是複雜曲折的演化實驗所得的成果,這項實驗最初是由中新世居住在森林中不起眼的猿類開始,最後人類物種的足跡踏遍全世界。

化石 好讀周報 考古

延伸閱讀

耶誕子夜彌撒暗批俄烏戰爭 教宗:人類渴求錢與權

「杯緣子河馬」孤零零趴水牆觀賞人類通勤!他堅持絕非P圖:每天下午報到

下雪集體飆車!水獺軍團「加速貼地飛行」 天然遊樂場超萌影片曝光

AI造反啦!Steam資源管理《叛逆AI模擬器》經典Flash遊戲續作 統治人類製造核平

相關新聞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