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藍白合示範區」破滅?蔡壁如周日成立競總 柯文哲抵達前藍營小雞全撤

醫院評鑑擠下萬芳!北慈「踩薛瑞元紅線」 醫界人士:高招

北市街頭凶殺!內湖親戚爭吵 男當街持刀刺入7旬婦左胸

結合大學資源 高雄明誠中學推創新體驗課程

明誠中學高一生採訪錦興行藍衫店老闆謝國耀,了解美濃老街的過往歲月。圖/明誠中學提供
明誠中學高一生採訪錦興行藍衫店老闆謝國耀,了解美濃老街的過往歲月。圖/明誠中學提供

近20位天主教高雄明誠中學高一生日前在中山大學社會創新研究所學生帶領下,跟著已故作家三毛的文字,到美濃訪耆老,參觀電廠、了解水雉復育,用行動、新視角累積學習經歷。

明誠中學教務主任陳淑琴表示,「一起來美濃~『FUN』心玩『STREAM』」是由中山大學社創所、明中老師石業雙語STREAM教學團隊研發行動踏查課程,三天的課程,前兩天由社創所研究生帶高一生到美濃老街訪耆老,踏查美濃湖水雉復育現況。再由社創所教授楊士奇講授「編輯思維專題討論」,學生分組討論三日所見所學,提出心得報告並和小組分享。

第三天有他校高中生加入,參訪運轉已超過百年的竹仔門發電廠,學生要分組討論、交報告外,回校後還要強化對發電史、發電原理的了解,再去鳳山國中、鼓岩國小,教國中小學生認識電學,這也是校方首次嘗試橫跨K12的教育對話。

陳淑琴指出,明誠原本就有開設城市走讀課程,著重認識先民生活、在地古蹟,已帶學生走過左營舊城,去柴山淨山、檢測水資源,但此次行動教學與走讀課程不同,加入了能源、城市發展、地方創生等永續議題,學生還得先修專題討論法,體驗多元的學習方式。此外,學生也要把耆老分享的故事,透過文字與影片記錄下來,不但成為專屬的學習歷程檔案,校方也預計下學期舉辦成果發表會。

高一真班學生林祐希說,此行除了學到川流式發電的原理和運作,也在廠長鄭財河身上學到「找到問題並改善,然後向前走」的道理。同班同學張智崴表示,這次的課程開拓不少視野,從藍衫店老闆謝國耀分享的故事,美濃湖畔聽到的水雉復育故事,「原來在看不見的地方,有很多人為文化傳承、環境保護、動物復育而努力」。

高雄竹仔門發電廠廠長鄭財河為高中生導覽,介紹電廠的運轉模式。圖/明誠中學提供
高雄竹仔門發電廠廠長鄭財河為高中生導覽,介紹電廠的運轉模式。圖/明誠中學提供
高雄竹仔門發電廠廠長鄭財河為高中生導覽,介紹發電廠的發電、運轉模式。圖/明誠中學提供
高雄竹仔門發電廠廠長鄭財河為高中生導覽,介紹發電廠的發電、運轉模式。圖/明誠中學提供

美濃 水雉 中山大學

延伸閱讀

高雄4立委登記拚連任 林岱樺轟藍不分區名單沒顧及族群

鳳山水果阿嬤弱掉? 最新高雄10大傳奇人物冠亞軍是他們

高雄城市光廊黯然無「光」 陳其邁承認自己看了也漏氣

高雄鳳山造勢狂吸6萬人 賴清德:與其相信藍白合 不如選擇賴清德

相關新聞

比數學難?國一藝術課本8圖猜卡通人物 正解曝光網直呼:太難了吧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國中學習討論群」發問,貼文中曬出國中一年級的藝術課本,其中一題問答中列有多個不同顏色的「同心圓」,並要學生試著猜猜看...

73棟校舍無使照 新北:安全無虞

新北2018年被揭露有197棟未領有建築執照、使用執照校舍,估計約4萬名學生在高危險校舍上課,議員質疑,迄今仍有近100...

廣興國小 特色課解招生困境

彰化縣、南投縣多校原本岌岌可危,打造出辦學特色後,脫離裁併名單,也吸引穩定生源,翻轉小校命運,甚至吸引學生跨區就讀。

安俞真化身最美學姐!韓網皺眉指北一女制服「像囚服」 鄉民笑:情感加成

最美學姐降臨!南韓女子團體IVE本月12日來台舉辦簽售會,其中隊長安俞真更特別換上北一女的校服,化身「小綠綠學姐」與粉絲們互動。系列照片立刻在網路上掀起轟動,許多台灣粉絲都大讚「學霸美女臉、超適合...

「哈」巴狗不讀「ㄏㄚ」!正確讀音曝光 網友:口音山東來的?

近年來小學生的讀音作業常發現有些字的讀音與日常唸法不同,讓家長哀怨連連。一位家長發現小學作業「哈巴狗」,竟然要唸成「 ㄏㄚˇ巴狗」,跟自己以前所學不同,抱怨「改來改去,實在麻煩」。

才剛換新iPhone又吵出國玩 小6童放話「絕食自殘」威脅父母:沒錢就去借

教育小孩金錢價值觀,是一門不容易的學問。近日有一名母親在臉書發文,表示前陣子才剛送就讀國小六年級的孩子iPhone手機,沒多久又吵著要出國,但礙於家裡經濟狀況吃緊,無法答應出國的要求,孩子竟放話要絕食甚至自殘來威脅,讓她不解「是我教育太失敗嗎」?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