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看牙醫」騙走大谷6萬美元!水原一平認罪協議離奇內容曝光

公園驚見活春宮!男女「毯下激戰」引五千萬人「圍觀」

內神通外鬼!大馬10億美元的金融汙點為何不敢追回?

管中閔也曾反校務會議增學生比率 校長:再一次鐵定仍反對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去年五月通過大學法修正草案,擬將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率,從現行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原已經出委員會要送院會三讀,卻遭大學校長串連反對。大學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去年五月通過大學法修正草案,擬將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率,從現行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原已經出委員會要送院會三讀,卻遭大學校長串連反對。大學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去年五月通過大學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擬將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率,從現行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原已經出委員會要送院會三讀,除台大前校長管中閔反對,也遭大學校長串連反對,使該草案一路延宕至今無下文。學生團體今天召開記者會,批評教育部遲未提部版是「遲交作業」,但公私立大學協進會仍反對調整。教育部僅說,會持續溝通尋求最大公約數。

大學法修正草案除了調整校務會議學生代表占比,也涉及私校校長遴選、學生申訴機制,該版本卻引起大學端不滿,認為校務會議學生代表人數大增,將壓縮其他學校成員意見及投票權,且學生具短期流動性,對學校中長程了解不足。

台灣大學前校長管中閔去年受訪時也提及,大學發展已受到很多限制,若再大幅改變校內治理結構,必然增加治理困難。

管中閔當時透露,台大曾試算,若按照新規定,台大校務會議人數將超過225人,學生代表亦將由現在18人擴張到46人,此一人數超過校內五個學院教師代表的總人數。

管中閔指出,修法將允許學生參與學校的行政會議,不過行政會議所審議者,尚有教師待遇、升等、評鑑、兼職、休假、借調等,等同讓學生參與審議與教師權益相關事項,實非妥適。

台灣學生聯合會今天率多個教育團體召開記者會,批評教育部置教文委員會高度共識通過的草案如無物,至今也未準時提出教育部版本,尤其大學法修正面臨屆期不連續的問題,呼籲教育部別讓多年的討論與研究成果功虧一簣。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梁學政出面接受陳情書,他表示自去年9至11月與學生團體、教師團體、大專校院協進會舉行9場座談會,交流大學法修正議題。但目前各方意見落差大,將持續溝通討論,尋求最大公約數後再提出修正。不過,現場並未具體承諾將於立法院本會期內提出修法版本。

本報電訪國立大學校長協進會理事長、中央大學校長周景陽,他表示曾向會員學校徵詢修法意見,校方一面倒反對調整校務會議比率,憂影響其他代表參與權益,「若現在再調查一次,鐵定還是一樣的立場」。

周景陽認為,校務會議代表議題很小,大學法仍有法人化等諸多更值得關注議題待探討,否則若一點點內容就造成師生不和諧,這是得不償失。

一位不具名私立大學校長則說,基本上大學都是一致態度,尤其私校是私人興學,各國大學治理情形、經費來源皆不一,此議題不該借鏡國際,應發展台灣模式。

台大 教育部 管中閔 高教

延伸閱讀

管中閔出書批監察院「卡管」 監委千字文反擊:悖離事實

管中閔發表卡管新書 「搞我的人、我永遠不會忘掉!」

管中閔再憶高教最黑暗的一天:若低頭大學自治將成泡影

再憶抹黑兼職是愛錢 管中閔金句再現:爺們在乎這個?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台大國發所教授每年可指導14生 教團:比例偏高

先前曾發生論文抄襲爭議的台大國發所,近日公布精進學位論文品質相關辦法,專任教授每學年最高可指導14人。教團今天表示,此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