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ONO性侵、猥褻多女噁問「大不大?」 檢起訴痛批:品行低劣

NBA/第四節一度領先50分 灰狼痛宰金塊搶七決生死

翻盤!黃子佼持7部未成年人性影像涉兒少性剝削 北檢今起訴

18歲成年恐現一校二制 教育部列「兩需求」仍須通知家長

明年一月民法成年年齡將從20歲下修為18歲,高中將產生許多已成年的高中生,大學生也將全面成年。學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明年一月民法成年年齡將從20歲下修為18歲,高中將產生許多已成年的高中生,大學生也將全面成年。學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明年一月民法成年年齡將從20歲下修為18歲,高中將產生許多已成年的高中生,大學生也將全面成年,但現行第八節寒暑輔家長同意書、請假單、獎懲、休學仍需家長同意。台灣青年民主協會表示,教育部應說明成年學生在校行為是否有不同作法。教育部表示,若學校有輔導管教需求仍有必要通知成年學生家長。

民法讓成年人可獨立行使如簽租約、開戶、騎機車等各類法律行為,在行政法上也有行政程序的完整行為能力。但在高中課業輔導實施要點、請假、獎懲規定中,仍要求應通知家長、監護人,或必須經家長簽立同意書。

青民協認為,現行教育法規有許多項目與家長有關,呼籲教育部應說明學生成年後的在校行為是否有不同作法,避免校內發生衝突、各校標準不一。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秘書長、新北市新莊高中校長謝金城則說,若成年、未成年要用不同標準管理,將替高中校園帶來困擾,校規宜有一致性。但他也說,若教育部要更動相關法令,學校將依法行政,但也提醒若學生請假家長不知情,卻在校外出事,學校恐怕難辭其咎。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認同成年人已有管理自己的行為能力,但應以在學與非在學來區分,而非直接用年齡來切割。他認為,家長在學校扮演的角色依然重要,有些比較極端的孩子,也需要家長拉著,若用年齡直接分類,會令人擔心。

教育部表示,依「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學校應對學生及監護權人公開學校所訂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校規、有關學生權益之法令規定、權利救濟途徑等相關資訊,監護權人對於學校相關事項有不同意見時,得向教師或學校提出意見。因此,學校基於學生輔導管教需求,以及涉及學生權益相關事項,仍有必要通知成年學生家長,透過親師溝通,以保障學生學習權益。

教育部也說,「高級中等學校課業輔導實施要點」明定,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實施課業輔導,應經學生及家長同意,由學生自由參加。但因應民法成年年齡修正,已邀請學校行政代表、教師與家長團體及學生代表開會討論研修相關規定。

教育部也提到,現行「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評量辦法」僅於第21條第2項規定學校應將學生獎懲,通知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並無明定應將學業成績評量之結果通知學生家長;有關學生獎懲規定,是基於實現教育目的、維持學校秩序並確保學生輔導所必要,用於提供在學學生申訴救濟途徑、適時提供相關輔導資源,並透過親師合作教育功能,正向協助學生受教權。

大學生 教育部 未成年 青年

延伸閱讀

民法成年下修18歲 青民協揭高中校園恐現一校二制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學齡2歲入3歲班?公私幼不同調

台灣長期面臨幼兒園兩歲專班太少的問題,導致幼兒無校可念,教育部昨天召開會議,邀請教育、家長團體,討論「幼兒園三歲專班招收...

立委憂新型專班重演黑工爭議 教長:問題學校已遭重罰

教育部近年推動國際生「新型專班」,透過企業和國發基金補助,要求國際生畢業後留台2年,滿足企業人才需求。有立委擔心重演過去...

桃園高中生遭剪髮霸凌 教長潘文忠:待調查結果出爐

網上流傳桃園市某高中霸凌影片,影片中一名女學生遭亂剪頭髮,引發全台關注。對此,今日立委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問及此事...

台灣史巨擘 曹永和故居面臨都更危機

台大附近溫州街五十二巷原矗立四棟共八戶日治時期官舍,台灣史研究巨擘曹永和、人類學家陳奇祿等學者生前都曾長住此巷,為台灣文...

無悔意!桃園女高中生遭剪髮霸凌 議員爆「加害者道歉後竟提告」

桃園市大園區某高中上周傳出校園霸凌,一名女學生遭女同學甩巴掌、亂剪頭髮。受害女學生家人事後提告,但市議員黃瓊慧今晚爆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