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午後注意雷雨 吳德榮:周末晴朗炎熱 上看36度高溫

期待財報和就業報告 道指漲322點 史指3日來首度走升

基隆東光國小「生生有平板」 學生可帶回家數位做功課

基隆市東光國小獲教育部補助83台平板電腦,達到「生生有平板」,學生可以直接把平板帶回家做功課,累積所有學習歷程,大大提升數位的學習。圖/東光國小提供
基隆市東光國小獲教育部補助83台平板電腦,達到「生生有平板」,學生可以直接把平板帶回家做功課,累積所有學習歷程,大大提升數位的學習。圖/東光國小提供

基隆市東光國小除了原有配發的平板電腦外,另向教育部申請「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獲得補助83台平板電腦,達到「生生有平板」。學生可以直接把平板帶回家做功課,累積所有學習歷程,大大提升數位的學習。

教育部啟動「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非偏遠學校配發六分之一學生數的學習載具。基隆已經達到二分之一學生有平板的高比例,但平板是放在學校,使用時才配發給學生輪流使用,東光國小則是讓學生可以把平板帶回家使用,自己要保管及愛惜利用。

教育處副處長陳淑貞表示,未來的世界需要的,就是能自己發現問題,並找到答案的人才,東光透過學校申請的專案,讓學生提早具備這樣的競爭力。

校長顏安秀說,為達到教學效益最大化,讓學生不需輪流使用載具,另行申請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已經達到生生有平板,是基隆市唯一獲補助公校。

學生可以利用平板為自己制訂學習進度,正確使用載具及好好保管愛惜,透過四種演示PaGamO沉浸式學習、因材網自學、數位閱讀及素養讀報,累積學習歷程。

顏安秀表示,為培養學生看紙本報紙,學校每班都有訂報,學生可以透過平板把好文章拍下來,用平板互相交流學習。為讓學生正確使用載具並負起責任,日前辦理簽署儀式,每位學生都簽上自己姓名,並參與公開演示,啟動數位及自主學習。

輔導此專案的教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劉遠楨教務長說,載具是一個好工具,能駕馭工具的人,就能在豐富的網路世界裡,找到最適合自己成長的資源。

學生拿到平板後很開心,一名學生說,以前要和大家輪流用,沒想到可以自己帶回家,做功課很方便,也可以自己摸索,還有教學遊戲很好玩,很吸引人。

基隆市東光國小獲教育部補助83台平板電腦,達到「生生有平板」,學生可以直接把平板帶回家做功課,累積所有學習歷程,大大提升數位的學習。圖/東光國小提供
基隆市東光國小獲教育部補助83台平板電腦,達到「生生有平板」,學生可以直接把平板帶回家做功課,累積所有學習歷程,大大提升數位的學習。圖/東光國小提供
基隆市東光國小獲教育部補助83台平板電腦,達到「生生有平板」,學生可以直接把平板帶回家做功課,累積所有學習歷程,大大提升數位的學習。圖/東光國小提供
基隆市東光國小獲教育部補助83台平板電腦,達到「生生有平板」,學生可以直接把平板帶回家做功課,累積所有學習歷程,大大提升數位的學習。圖/東光國小提供
基隆市東光國小獲教育部補助83台平板電腦,達到「生生有平板」,學生可以直接把平板帶回家做功課,累積所有學習歷程,大大提升數位的學習。圖/東光國小提供
基隆市東光國小獲教育部補助83台平板電腦,達到「生生有平板」,學生可以直接把平板帶回家做功課,累積所有學習歷程,大大提升數位的學習。圖/東光國小提供

基隆 小學 平板 教育部

延伸閱讀

林右昌揭8年前交接與今大不同 網讚:卸任民主好氣度

基隆3里長參加2天1夜活動飯店起衝突 互告傷害全起訴

基隆7政務官共進退 林右昌:期許新市長續推動基隆捷運

綠提1200月票4人全落選基隆還推? 謝國樑:視財政狀況

相關新聞

國中小早自習、午休禁考試 教團憂家長寄託補習和私校:規定太細非好事

教育部今天正式發布國中小正常教學督導辦法,明定早自習、午休不能考試,只有國3能辦模擬考。教育團體支持政府照顧學權,但也擔...

屏東縣3所國小 113學年度停辦

屏東縣府今年度啟動裁併校,4月22日召開教育審議會歷時5小時審議,教育處昨公布決議結果,113學年度裁併屏東市凌雲國小、...

指導科展33年 師獲表揚

高雄市第64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昨在國立科工館登場,全市高、國中小401件參賽,學生自製氣瓶捕捉二氧化碳,也有團隊研究金屬...

聯興國小學生數成長 爭取擴建

彰化市聯興國小昨天60周年校慶,在許多國小學生數逐年縮減,聯興國小卻逆勢成長,不過現有校地太小,學生未達法定校地面積的一...

嘉市訂雙語教材 適用小六、國一

嘉義市政府率全國之先,編纂完成市訂雙語教材ChiayiAdventures,將供國小六年級及國中一年級上課使用,昨天在北...

克服老榕樹竄根 義竹國小換PU跑道

嘉義縣長翁章梁母校義竹國小創校逾百年,2015年運動操場曾斥資466萬元更換為PP人工草跑道,因老舊需再整建,前年獲體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