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拍攝日本美食!YTR意外錄下身後「神偷作案過程」 23秒影片全網驚呆

專任教師員額不足…台大建議改設「學位學程」 新聞所撤回學士班申請

巴菲特狠賣蘋果股票!一口氣大砍約13%持股 上季持有現金再創紀錄

退不了、進不來 中小學「老」老師惡化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四十歲以下教師比已例剩不到三成,年輕老師進不來,「新陳代謝」越來越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四十歲以下教師比已例剩不到三成,年輕老師進不來,「新陳代謝」越來越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四十歲以下教師占比已剩不到三成,「新陳代謝」緩慢。教團分析,少子化讓專任職缺大幅減少,年金改革則進一步讓教師退休意願降低,甚至被迫延退,導致年輕老師更進不來,教育部應正視並提出解方,否則將成台灣國教重大危機。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十年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出現劇烈翻轉,一百學年時(含長期代理教師)有約一半老師年齡在四十歲以下,但最新一一一學年,四十歲以下教師比率已剩不到三成;五十歲以上教師十年來占比則從一成上升到近三成,全國六十歲以上的國小教師超過千人。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說,年金改革延後退休並減少給付導致教師退休意願降低,少子化現象則使專任教師職缺大幅減少,是造成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失衡的主因。

以往教師年滿五十歲、年資達廿五年即可退休,但年改後,教師必須「年資+年齡」達一定基數才能退休,以今年來說,加總要八十才能退,明年還會增加到八十一,一直要到一一六年變成八十五為止,也就是所謂「八五制」;有些教師即使目前達到退休基數,但因退休金變少,退休意願也降低。

中小學教師高齡化 製表/趙宥寧
中小學教師高齡化 製表/趙宥寧

侯俊良說,目前「八五制」還在過渡期,依此趨勢,中小學教師平均年齡還會逐年增高,不積極面對,情況會愈來愈惡化,教育部應正視此一現象,並提出解方。

全中教秘書長許麗吉說,年改讓想退休的老師退不了,缺額出不來,年輕老師就進不來。她認為,世代要與時俱進,就須適度討論教師退休年資是否有改善空間,教育部也可親赴教學現場調查,「有時不能只考慮到退休金」。

有教師說,許多資深的「老」老師退不下來,教學代溝愈來愈深。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也說,曾有校長因校內資深教師不甩教育新政,校內行政多由年輕老師一肩扛,職場衝突屢見不鮮,也曾有年輕家長不喜歡資深教師的傳統觀念,多次陳情希望能有所改善。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說,許多年輕老師其實是一年一聘的代理教師,有些甚至還要扛行政、超鐘點,教育部應適度放寬教師員額,讓年輕教師有機會成為正式教師。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信務則鼓勵代理教師,在等待正式缺之際可增進自身能力,比如取得本土語中高級認證、英語中高級認證,又或是數位教學認證,未來在拚正式教師甄選時,能更有競爭力。教育部昨則未回應。

小學 教育部

延伸閱讀

「老」老師被迫延退下不來 教團:老中青互補才能長久

40歲以下教師剩不到三成 中小學師資「新陳代謝」惡化

民代勘查中教大無障礙環境 盼明年成為中部特教生考場

教師節前夕表揚熱血教師 潘文忠承諾續推行政減量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台大國發所教授每年可指導14生 教團:比例偏高

先前曾發生論文抄襲爭議的台大國發所,近日公布精進學位論文品質相關辦法,專任教授每學年最高可指導14人。教團今天表示,此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