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新狼王愛德華狂飆43分 灰狼力壓衛冕軍客場搶首勝

桃園停電重災區半個月近20次 網轟:台電懲罰桃園人?

各縣市教甄聯招上演搶人大戰 15縣市撞期教師傻眼

課綱3年困境/師資難題 等不到後援 教學負擔重

忙到什麼時候 一○八課綱上路將滿三年,教師員額一直沒補足,教育部不斷推出新政策,更加重教師負擔。圖非當事人。記者劉學聖/攝影
忙到什麼時候 一○八課綱上路將滿三年,教師員額一直沒補足,教育部不斷推出新政策,更加重教師負擔。圖非當事人。記者劉學聖/攝影

一○八課綱上路將滿三年,聯合報針對全台九百六十六所國高中進行民調,逾八成學校在執行新課綱面臨困難。遭遇困難的學校中,有五成四國中與八成四高中反映教學負擔過重,師資困境導致課程改革全面卡關。學校三年等不到政府後援,變成血汗教師,多元課程美意落空。

課程類型多元 師資不足難為

國高中最需要的新課綱配套 製表/許珮絨
國高中最需要的新課綱配套 製表/許珮絨
民調顯示,六成九的國中在課程實施遇困難或挑戰,部定課程最容易卡關的領域是跨領域統整課程(五成三)、科技領域(四成一);六成三國中開設彈性學習課程也遇困難,與本報二○二○年針對全國九百廿九所國高中的民調相較,比率增加二成。主因是教師負擔過重(六成六)、課程規畫困難(五成八)。

高中是課程變動最大的學習階段,面臨的挑戰比國中更嚴峻。高達七成六高中實施多元選修課程遇困難,較二○二○年增加三成三;七成一高中實施彈性學習時間也遇困難,較二○二○年增加三成。

相較二○二○年、課綱剛上路時,更多學校在課程實施遇困境,核心問題是師資不足、行政爆量等問題遲未改善。民調顯示,高達八成一的國中與八成八高中遇到師資困境,在可複選的情況下,七成四國中與七成九高中認為教師行政工作過多;六成二國中與八成七高中認為課程類型多元,教師備課疲累。

新課綱行政多 九點回家加班

嘉義縣偏鄉國中資深教師指出,新課綱夾帶大量行政工作,排定課表、教學計畫與評鑑讓教務處成「最累處室」,同仁晚上九時下班,回家熬夜做課程學習單,身心俱疲,難以兼顧跨領域統整課程。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高孟琳表示,工會曾針對高中職教師進行調查,九成教師反映超鐘點授課,課表跟學生一樣滿。新課綱彈性學習時間、多元選修,課程都要重新設計,備課時間拉長。

高孟琳說,教育部過去三年只放寬教師的兼課上限節數,以一節四百元的鐘點費搪塞第一線,遲未補足對應新課綱的教師員額,課程品質不好,新課綱理念更難落實。

合理增加教師 學校殷切期盼

教師對師資的殷切期盼反映在民調上。逾八成國高中認為政府配套措施不足,其中六成六國中、五成九高中需要合理增加教師人數。台中一中校長林隆諺說,師資充足是實踐新課綱關鍵,新進教師可活絡社群、擴充選修課師資,呼籲教育部盡快增加員額,即時減緩現場壓力。

教育部表示,行政院已同意解凍高中職一千四百多個因少子化凍結的法定員額,一一○學年度至今已核增七四四人,將由各校視班級數等情況,在核定員額數內彈性進用所需教師人力。一一二學年度將以各校班級數,依高級中等學校組織設置及員額編制標準,足額核給教師員額。

▍延伸閱讀:

民調凸顯108課綱困境:教師員額及配套不足、考招混亂

教育部 民調 課綱

延伸閱讀

高市中正高中開辦雙語實驗班 畢業多拿張加拿大文憑

不念台大獸醫 他重考上中醫大醫學系:管好自己就贏了

嘉縣唯一新課綱前導核心學校忠和國中 會考大減C

111會考國文、數學精熟比例創新高 今晚直播快速解讀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台大國發所教授每年可指導14生 教團:比例偏高

先前曾發生論文抄襲爭議的台大國發所,近日公布精進學位論文品質相關辦法,專任教授每學年最高可指導14人。教團今天表示,此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