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探究實作成績分開算 師憂大學繁星比序恐被稀釋

大學繁星推薦今天放榜,不過新課綱首創四學分部定必修「自然科探究與實作」,卻因涉及跨協同教學,遭教育部要求必須將探究與實作分數,分別對應回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中,換句話說,即使學生在這門課拿下高分,成績也會被稀釋,也讓高中教師憂心,「實作」強學生恐吃虧。
高中自然領域屬部定必修十二學分,其中四學分是「探究與實作」,由各校自然科教師跨科協同教學,今年也首度納入學測自然科測驗範圍。不過高中繁星採計五學期在校學業成績,學生在學校比序脫穎而出後,若大學校系出現超額情況,將依各校系規章超額比序,包含參考學測成績,又或是單一科別在校成績。
全中教秘書長許麗吉表示,繁星推薦先比學業成績總平均,之後再依序往下比,包括學測單科或高中單科成績,今年首度出現探究與實作,卻因該門課程只寫在領綱不在總綱,導致大學無法將探究與實作科目列為成績比序項目。她憂心,這項制度恐讓「筆試強、實作弱」的學生贏過「筆試弱、實作強」的學生,有些大學也強調實作,藉繁星恐找不到理想人才。
另一位不具名高中教務主任也質疑,自然科探究與實作已被列入學測範圍,但在繁星推薦卻被要求「對應」回單一科目,「成績怎麼會這樣處裡?」。他說,今年也許是考招制度來不及,但回到繁星精神,若實作成績被消失,探究與實作這門課也將被架空。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高中自然科會有單科必修,也有如探究實作的跨科協同教學,前者較重讀書成績,後者則重視探究、實作,也有助於讓學生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他認為,高中繁星應將探究與實作成績如實呈現,否則也不利大學選才。
教育部表示,自然科探究實作成績是依課綱規畫,並比照過往綜合高中學術學程單科成績作法,由各高中依實際開課及教學情形,自定單科成績的計算方式。如此一來,除了兼顧探究與實作成績,也能落實校校等值、推薦學生全校評分方式一致的繁星精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