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0:31分花蓮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4級「新北也有感」

個申推薦函如何寫幫學習歷程加分?找對人比找大咖重要

余天女婿涉詐騙車手案 沈富雄嘆:幸好余家還有「她」這位聰明人

教學訪視提早一周通知 民團揭「學校教學生騙督學」

監察院認為教育部長期對「國中教學正常化措施」督導不利,日前糾正教育部,調查報告卻另指出,超過15個縣市都提前通知督學要到校查訪。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監察院認為教育部長期對「國中教學正常化措施」督導不利,日前糾正教育部,調查報告卻另指出,超過15個縣市都提前通知督學要到校查訪。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監察院認為教育部長期對「國中教學正常化措施」督導不利,日前糾正教育部,調查報告卻另指出,超過15個縣市都提前通知督學要到校查訪,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也接獲學生反映,學校會提前集合並告訴學生如何答題,甚至有私中以「轉學」要脅,學校教學生騙督學,試圖掩飾學校違法,憂心教學正常化恐存黑數。

不少學校將彈性學習、自主學習時段挪作升學考科課程,借課問題也相當嚴重,監察院調查發現,全國僅36%國中排課不會亂借課,但在調查過程中卻不是全部「抽訪」,超過15個縣市都提前通知學校要稽查,甚至有縣市在學校一開學就通知列入行事曆,抽訪時間也有固定月份。

為此,監察院也實際製作調查問卷,並分為到校前一小時、十五日前通知,比較調查結果竟發現,到校前一小時通知施測的學校,違法比率在各題皆明顯較高,在「是否利用非會考科目來考會考科目的考試」落差更達29倍。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也轉述,雲林縣一所私立國中的李同學提到,督學來到學校抽學生訪談,老師會先請被抽到的座號,全部統一到學校的中走廊集合,學務處卻開始訓話,當督學問學校會不會打人,要說不會;如果問有沒有髮禁,要說學生喜歡平頭。

今年畢業於桃園一所私立完全中學的王同學則分享,學校很早就知道督學哪天會來,學校會透過各班班導在班上宣導,如果被抽到的號碼,要說學校健康教育課都是在上健康教育,學校也沒有晚自習、學生都是自願上第八節,若不這樣講就請轉學。同學也怕講出實話,督學會不會出賣我們,所以寧可聽學校的騙督學,不要為自己惹麻煩。

不過,教育部「教學正常化」訪視應備佐證資料有29項,包含學校課程及相關檔案、全校班級課表、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議紀錄、未具專長專任教師進修研習資料等,但台北市、台南市、南投縣等多個縣市也喊冤,若僅在前一小時通知要查訪,學校難準備審查資料,甚至曾有督學在校慶補假日到訪。

對此,監察院則提出「行政專職化」的解方,由公務人員專責辦理行政業務,並在視導工作納入學生參與,彰顯兒少表意空間,也能貼近教學現場。

教育部則表示,各縣市及教育部皆有不同訪視重點及需求,教育部皆予以尊重,但基於了解教學正常化需求,仍以當日通知為宜,目前也有隨機抽樣學生進行問卷及座談,可維持真實性;另外,學校行政事務多與教學及學務相關,多數仍由教師兼任。

目前也有不少私校將行政專職化,卻有教師反映行政不懂「教學」,也有私校僅將教務系統由教師兼任,其餘如學務、總務皆有專任行政人員。私校校長指出,教育行政必須要懂教學,才能貼近教學現場。

教育部 監察院 青年

延伸閱讀

學生確診新增2境外移入 累計總數達809例

影/民眾黨籲保障代理教師權益 教育部別卸責

6500名國際生盼自費來台學中文 教育部尚未點頭

球隊教練涉性侵學生校方未通報 監察院彈劾前後任校長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