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股價長多趨勢未變 富蘭克林投信:趁台股回檔可伺機低接高科技基金

AI產業鏈市值預估,台廠與科技產業發展習習相關。廖賢龍/製表
AI產業鏈市值預估,台廠與科技產業發展習習相關。廖賢龍/製表

受美國超級財報與半年報影響,部分科技股拉回整理,而台股大盤也逢高調節,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因看好AI相關科技主題成長帶動,成為長期發展趨勢,也仍為股市展望亮點之一,故建議投資人不妨逢低承接、中長期投資高科技基金。

根據各大研究機構預估,AI迎來爆發性成長的黃金十年,普遍預估整體產業鏈將以雙位數複合年成率,到2030年將高達2兆美元。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更預測,受惠於AI人工智慧、電動車與汽車晶片需求,半導體產業將逐季復甦,於第4季產能恢復正成長。

不僅國際如此,這波AI相關題材,也帶動台廠的表現空間;7月中旬台積電(2330)法說會也表示,對於AI成長趨勢保持的樂觀看待,目前AI佔台積電營收約6%左右,預估未來五年AI相關產品年複合成長約50%,有望提高台積電營收增至雙位數成長。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陳同力表示,今年上半年台股受到科技股帶動出現不小的漲幅,隨著上半年財報公布及8月又進入美國超級財報周,這波台股包括科技股漲多拉回整理,可以視為良性的調節,看好AI新科技包括半導體、伺服器及EV等趨勢不變,建議投資人不用過於擔心,反而可以趁拉回之際,檢視財報,挑選便宜且具成長性的績優股。

股市先行,陳同力分析,去年科技產業的獲利受到升息與疫情嚴重影響,不如預期,科技股也歷經過一波修正,今年深受 ChatGPT 話題帶動、包括AI半導體、伺服器與HPC等持續火紅,而台灣廠商特別是半導體類,仍扮演重要的領先合作夥伴的角色,表現不俗。

陳同力分析,台灣科技業憑藉著不斷投入研發與技術創新優勢,台廠成功打入生成式AI供應鏈,為AI核心技術與相關零組件的主要供應廠商。近期為第2季財報公佈,預期金融市場隨著企業財報數據好壞,股價短線表現上將相對震盪,但長期來說,則有機會越墊越高。

然而,觀察過去近30年的科技趨勢主流相關概念股,在股價稍作休息時,都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在AI黃金十年發展初升段,AI相關產業長多格局並未改變,故高科技基金佈局聚焦仍在AI伺服器、高速運算與傳輸、工業電腦、半導體IP等相關類股為主,並以汽車零組件、生技醫材等非科技產業為輔。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建議,這段期間不妨靜待財報公布期結束,擇機逢低加碼營收具備高成長性的人工智慧概念股、半導體與伺服器等類股。

針對積極型投資人,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投資AI毋需「捨近求遠」,布局扮演AI發展關鍵要角的台廠為首選,搭配全球AI新科技股票型基金,以全面掌握AI供應鏈,收穫長線投資報酬,同時也可以定期定額批佈局的方式,不僅可分散風險,也可以長期持續投資。

AI 科技股 財報

延伸閱讀

蘋果憂台積電3奈米良率?5Q&A看懂台積為何願吸收A17晶片瑕疵成本

台積電500人支援美廠去不成?美工會請願 要擋簽證

台股閃現萬七後震盪走低 台積電早盤翻黑

美道瓊指數漲407點 法人:台股籌碼面中性偏多

相關新聞

餐廳缺工業績不斷下滑…管理出問題留不住員工! 職場老鳥:募新血外更要想辦法培育、留才

營運主管管理不彰、用人無度,才導致人才短缺,並非人資招募進度延誤。

醫師是高薪職業? 金融股肥羊「一年2千多萬」:炒股賺的…收入微薄到可笑

很多人問本肥羊醫師,年收入多少,一年大約賺2350萬,今天大約賺100萬,最近幾天都是100萬,100萬的賺,但這些都是炒股賺的,不是當醫師賺的,醫師的收入,微薄到令人可笑。

同事「故意撈過界」影響業績...該向上司反應嗎?作家剖析:主管默許

同事老愛踩線,老闆隔山觀虎鬥在想啥?職場很多「不小心」的過界,通常是同事有意為之、主管默許。

金錢不再是成功唯一指標!作家提1論述:定義會過時、自我實現才重要

沒人不想成功,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了,人生就幸福了。但是,成功到底是什麼呢?我曾在臉書看到一則貼文,年薪700萬的外商主管,要開一個「百萬年薪衝刺班」,希望學員複製他的成功。他大方公布過去10年的薪水漲幅為噱頭,根據他的描述,剛畢業的月薪28K,將近30歲時,跳槽到外商,月薪超過18萬,年薪超過700萬。文末還附上一句頗具侵略性的hashtag:「用薪水打臉看不起你的人」。

年過30歲還不知喜歡什麼工作怎辦? 過來人「熬」:能獨當一面時再來否定

已經30、35歲,換過很多工作,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該怎麼辦?

5個人生體悟到了35歲才明白!他點關鍵慶幸沒有成為「討人厭的大人」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我35歲的「5個人生體悟」,仔細想想,人生能有幾個35歲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