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批川普美國製造跳票 拜登:富士康設廠最終成騙局

再轟臉書「賺黑心錢」 謝金河:詐騙橫行是政府不作為造成

今各地晴朗好天氣!周日變天有雷雨 近期有無颱風吳德榮曝機率

聽過創傷知情嗎?給期許自己成為他人貴人的你

此為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此為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我常常覺得,這個社會對於身心狀況不太好,身上帶著憂鬱、焦慮的人,總是不太友善,習慣於檢討到底有多少事物可以努力,而忘了我們彼此都有脆弱的時候,當脆弱浮現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支持、包容、以及照顧,而不是更多的批判和檢討。

以下,我會帶著創傷知情的觀點,帶大家一起認識,當身邊有人狀況不好時,我們可以怎麼理解、以及可以怎麼辦。

憂鬱/焦慮症的確是生病 而不是討拍或玻璃心、更未必是中邪!

憂鬱、焦慮,是醫學學理上有明確診斷準則的疾病,涉及了大腦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運作,然後也才包含了我們最常用來檢討彼此的,情緒、認知、行為。沒有生病的朋友,有時會很難理解生病的朋友發生了什麼事。

那我們試著帶換一些情境增加想像一下,例如,當我們過敏嚴重時,我們可能會頭昏腦脹、對什麼都不太有耐心;又例如,感冒發燒身體不適時,我們可能會暴躁易怒、卻又瞬間沒電什麼都不想做。

這些是很簡單、大家都很熟悉的,外在因素導致身心情緒反應,憂鬱焦慮就像是大腦過敏、感冒了一樣,當一些內分泌激素失常,當大腦神經傳導物質運作不良時,我們的情緒是很困難被我們自己掌控的,我們很可能無法自控地陷入憂傷、悶悶不樂的狀態。

(還是不太能理解?聽過極地國家,有永夜的現象嗎?據說那邊的國民可能有過半數都有憂鬱傾向唷,這不是他們玻璃心唷,至少有個原因是他們日照太少啦~)

我很喜歡以壓力素質理論來跟個案解釋,在他們身上正在發生的是怎麼一回事。這是個跟中醫蠻契合的觀點唷~

壓力素質理論認為,生病的現象,源自於我們人有某種身心素質狀態(姑且當作中醫常講的體質吧),如果素質強韌,即便身處在壓力情境中,也未必會生病,反之,若素質不佳,即使一點壓力也會讓人身心產生異常反應,也就是生病了。

各位知道自己的心理素質如何嗎?我們都知道吃保健食品、養生來調理身體體質了,那我們知道怎麼調理心理的素質嗎?

創傷就是心理受傷了 主觀感受很重要,不能也不需被比較!

創傷顧名思義就是受傷,這件事情非常主觀,有的人皮粗肉厚,跌倒也不疼,有的人細皮嫩肉,輕微摩擦可能就破皮流血,這是一種特質而不需要強分好壞。

我自己、乃至於個案,都很常聽到一句讓人傷心的話,如,這樣就受傷喔,我之前如何如何那我是不是就毀了、完蛋了?!

首先,當一個人遇到壓力事件,的確未必會立即有受傷反應,但你怎麼確定自己沒有受傷?你知道自己通常怎麼應對壓力事件、有多少能力可以面對嗎?又或者是,當遭遇壓力後,身邊有沒有人順手扶持了自己一把?

另外,當我們在比較的時候,我們知道眼前的人,生命中累積了多少讓他感受到不舒服、有壓力的事嗎?

話說回來,這件事就跟有人先天體質優良、有人先天體質不佳,這需要的是尊重、而非比較。誰知道十年、二十年後,彼此的身心體質又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任何人的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因此,主觀感受非常重要,每個人的傷痛都需要被尊重對待,不需、也不應該被比較。

運用創傷知情的理念當作對心理的CPR吧!理解、尊重、支持很重要!

當我們想要成他人的貴人時,首先我們需要開始理解他人,了解對方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才不至於反而增加他人的傷害。

創傷的人,可能會有許多的反應:

記憶畫面的浮現

在腦中出現一些畫面讓他回想起受傷的情景。

情緒狀態

浮現許多感受,可能是生氣憤怒、也可能是羞愧哀傷、甚至也有人會沒有感覺般的麻木。

身體反應(身體轉化)

有些不擅長表達感受情緒的朋友則可能會在身體上發生各種變化,例如,腸躁症(一直跑廁所)、失眠、躁動、體重劇烈變化、免疫系統失調等等

災難化的想像

將眼前的事跟曾經聽過看過、經驗過的糟糕事串連再一起。

當發現身邊的朋友有以上這些現象,莫急莫慌莫害怕,這時就算什麼也不會,至少我們可以給出我們的尊重和接納,讓對方知道我們理解並且願意友善支持他。

進一步的,我們可以這麼操作:

·嘗試理解而不批判

情緒感受可以被肯定以及接納、壓力情境可以給出介入或協助。辨識出這樣的狀態不對勁,積極的支持陪伴、也鼓勵尋求專業協助。

學習自我照顧、善待身邊的人!

當感覺到自己的狀態不對勁的時候,不管有沒有人能馬上給予我們協助或支持,我們都可以先學習自我照顧,就從尊重自己的感受,肯定也承認自己現在所有的感覺,不舒服、受傷、難受、不對勁,都是直得被善待的感受。

在可以的範圍內,我們可以做許多讓自己放鬆舒緩的事,例如:運動、聽音樂、在不傷害自己與他人的前提下宣洩攻擊情緒等。

若是身邊的朋友狀態不好,友善的陪伴對方聊聊、讓對方將內在的鬱悶不適說出來,而我們只需要試著表達理解、而不需要給予評價判斷,那就是很好的基本支持照顧了。

積極鼓勵求助,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會穩定下來、是能夠恢復安好的!

心理師協助你調理心理的體質~

而不管是憂鬱焦慮的當事人,又或者是身邊的親友家屬,大家一定都很關心,這個狀態到底會不會好?很坦誠地說,大腦、人心是纖細又複雜的系統,的確很難確切保證會好到什麼程度,醫學研究的確有一個大略的療程區間可以告訴我們妥善治療的趨勢、跟痊癒的容易程度,但那比較不是諮商心理師的強項。

諮商心理師的強項,更在於協助我們梳理從小到大,我們的生命經驗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體質、辨識我們的心理體質有哪些可以加強調整的地方。

我相信當我們可以將心理體質調養好,那遇到各式各樣的壓力情境,我們都可以快速地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找回平穩安定應對這一切的內在力量。

本文出自看見心理「《諮商室雜記》等等,你聽過創傷知情嗎?給期許自己成為他人貴人的你。」,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心理師 憂鬱

延伸閱讀

憂鬱症不是玻璃心!是大腦、以及諸多複雜因素構成的疾病

家人對話好像和NPC對話 為什麼家人之間的溝通常常卡關

為何錢總不夠用?父母掛嘴邊的一句話 竟成了他的財務魔咒

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 三個道具陪你找回無敵星星

相關新聞

什麼是認知彈性?如何引導自閉兒控制情緒並保持彈性?對話技巧一次看

身體彈性,讓人們可以彎腰而不折斷身體、能夠適應狹小的空間、早上穿衣服可以塞進衣服裡。而認知彈性,則讓人們可以產生更多的解決方案與答案,辨識出一個策略或反應是無效的,並採取新方案、思考複雜或有衝突的訊息(例如:哈姆雷特是一位英雄,不過他也犯了過錯),以及懂得協調或妥協。對許多自閉症類群者而言,認知不靈活、缺乏彈性(或稱固著)可能阻礙交友、影響在普通班(融合教育)的學習、甚而招致飯碗不保。增進孩子的認知彈性,也會讓家長、老師與治療師的生活變得輕鬆一些。

北市特教師生衝突…他憶高中時期差點持棍棒打人 卻因「1段話」被溫柔接住了

在教育現場遇到與衝突時有一些簡單的操作手法,只不過這些技巧如果不是在一個能夠很好整合自己內在的老師身上其實很難應用,因為外在的應對受到內在狀態的驅動,所以要能夠確保老師們能夠安全與和諧地跟學生相處,不是透過一招半式就有辦法達到,需要的是長時間的自我照顧、覺察以及實際演練,才有辦法將「一致性」這個裝備安裝在老師們的身上。

北市特教生失控毆打老師…諮商師列衝動行為「循環7階段」:情緒爆炸時「減害優先」

這幾天在網路上流傳某高中課堂上的影片,我看過了,實在令人捏把冷汗。如果你沒看過,那也別找來看。這樣的影片不該被流傳,不然叫當事人情何以堪。

當壞事發生就覺得自己很糟糕?你所經歷的一切 並不能與你的價值畫上等號

開始執業不久後,我發現除了大腦生病的病人以外,大多數人的情緒問題,其實大多來自過度自卑。

陳俊翰律師是誰?身障平權鬥士離世:好的社會是能追求理想 「不被障礙所限」

說起陳俊翰這個名字,背後代表什麼意義?他是不受罕病禁錮的生命鬥士,是專攻人權與身障權益的律師,同時,他也是一名為心中信念不遺餘力的倡議者。

「如果你愛我就該給我錢」…憤怒會讓你變窮 影響自己與金錢之間的五種能量

很多人將金錢能量和愛的能量畫上等號,對於這個理論我不甚贊同,因為這樣的理論容易導致人們把「金錢」和「愛」混淆在一起,而造成「如果你愛我,就應該給我錢」的假象。我引導過的女性學生當中,有些人在小時候曾被媽媽耳提面命的教導:如果以後交男朋友,男方出門不付錢或不買禮物,就表示不是真的愛你。學生們因為看不清金錢和愛的真相,在親密關係中常為了金錢而誤解對方或爭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