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輕度颱風「小犬」估周六前生成 最快影響台灣時間曝

台南教產促公私協力 讓視障生學習零落差

台南教育產業工會今辦座談會,促使公私協力,讓視障生學習零落差。圖/台南教育產業工會提供
台南教育產業工會今辦座談會,促使公私協力,讓視障生學習零落差。圖/台南教育產業工會提供

全盲視障生在普通班學習,常因資源不足致學習有斷點,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今辦「視障生教育環境探討座談會」,討論如何讓全盲視障生學習不落後,以及了解全盲視障生的困難,和設立視障重點學校的急迫性。

教育局主秘楊智雄說,未來以現有特教資源中心為主,給予人力及經費,協助視障生學習教材的轉譯工作,並且提高全盲生的服務節數、教師助理員的鐘點時數。針對視障生的教師助理員也希望邀請秋圃文教基金會協助培訓,提升專業知能以更適切地提供視障生協助。

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表示,一般講義都需要轉譯,才能夠使用,但目前資源有限,轉譯效能有限,且因為無法即時提供轉譯教材,導致全盲視障生拿到教材的時間點都無法跟上同儕。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視障專案負責人謝曼莉認為,視障生的相關資源不是不能提供,而是缺乏即時性,學生在課堂上的考試無人協助報讀或是轉譯,無法與同儕一起進行,回家才由家長協助完成,對學生的學習會因累積造成落後。視障重點學校能夠即時提供學生資源,也是普通班老師即時諮詢的資源,甚至可以根據普通班老師提供資料預先製作學生相關學習教具,讓學生能夠先熟悉教具,在課堂學習時能夠與其他學生同步不落後。

台南教產理事長陳葦芸提及全教總與秋圃文教基金會,可以針對各級政府單位資源不足或是無法提供視障生足夠資源時提供協助,教育局在人力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可與教師組織合作,一起協助學生,讓學習不要有落差。

市議員朱正軒表示,義務教育必須讓各種身體條件的學生,享有相對平等的教育環境,視障生、特別是全盲生,需要更多的教育資源支持,才有辦法輔助正常學習;設置視障重點學校、增加視巡教師、增加助理員及轉譯視障教材費用等,都是教育局應該編列預算支持的事項,讓全盲生、視障生也能有機會取得相對平等的受教機會。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視障 教育局 台南 全教總

延伸閱讀

學生訂外食違規校門舉牌挨批戒嚴 松山高中坦承:思慮不周

離北市越近拉力越大 新北拚在地就學率

女師站路口導護遭撞終身失能 高市議員要求教育局要有肩膀解決問題

台灣燈會祈福卡小學生用注音文寫詛咒 教育局:查無此人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教師節祝賀 蔡英文:政府會繼續努力當老師們的後盾

今天是教師節,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說,謝謝老師們的辛苦付出,各位老師辛苦了。「政府會繼續努力,當老師們的後盾,一起為台灣的...

中小學教師3成不快樂 兼行政壓力大

今天是教師節,多個教育團體針對台灣中小學教師快樂程度進行大調查,卻有三成教師在滿分十分的快樂指數中,僅在四分以下,三成教...

偏鄉教改難/師資困境 專聘制招不到熱血師

立法院二○一七年末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挹注加給津貼提升偏鄉教師福利,並在正式教師及代理教師間撐出新的空...

長照類科休退學率高 難解人才荒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因長照相關產業薪資低、工時長,職務較無成長空間,導致大專校院「老年人及失能成人照顧」學類學生,...

孩子不來 老師走了 偏鄉小校 淪「華麗的空城」

各級學校陸續開學,許多偏鄉小校卻還「等嘸人」:沒有學生、也沒有老師。澎湖的虎井國小在校友支持下,大手筆向台灣本島反向招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