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求職…廣投履歷1年沒人理!他驚覺「血淋淋真相」:實力強沒用

現今科技發達,一般人求職通常會上人力銀行,根據自己的條件,看有沒有符合的公司,進而丟出履歷。不過最近有一名科技業人士卻感嘆,自己已經投了長達1年的履歷表,但卻遲遲收不到公司面談邀約,後來才發現「內推」真的很重要,身邊也看到了很多血淋淋的實例。
一名交大網友在Dcard科技業版發文表示,自己一年來廣投了一堆履歷,但很多想去的公司完全不理,連非熱門公司都很少有面談邀約,後來是靠了幾位同學幫忙「內推」,才有那些好公司的面試機會。
原po也說,自己身邊出現很多血淋淋的例子,實力比較差的靠內推上了,比他強的同學卻還在苦苦投履歷,基本上越好的公司越多人搶,自然背後也會有越多內推發生,只是正常投履歷的人不知道而已。
原po透露,內推會先吃掉餅的一大塊,剩下的人才去爭那一小塊,爭得頭破血流,因此也造成如果是正常管道應徵的話,「必須非常非常優秀,要不就是得運氣好,或兩個都需要,否則不可能贏」,他也認為,「也許在求職階段就認清人脈,一切也並非壞事吧」。
不少人也紛紛認同回應,「我朋友在大咖實驗室,整個lab都靠內推,跟景氣好不好感覺無差別」、「老話一句,有關係一定比沒關係好」、「這我,混血仔在實驗室人脈輸一次,光內推就找好久+無回應,就算面完進到學歷科系驗血又輸一次,非純血直接被大主管濾掉沒戲,最後被嫌說眼高手低的雜魚」、「人脈>表達能力>技術能力」、「不是只有求職,很多時候跟場合也都是人脈>實力」。
但也有人持有不同想法,「我覺得有這樣的思想會很累喔,投機的人是有啦,但所以呢?為什麼要羨慕這種人?我才不想成為這種人,靠實力說話才能真的在崗位上問心無愧啦我覺得」、「找到不適合的人對公司成本太大了,內推踩雷的機率比較小」、「我沒內推也拿到不錯的缺,能力也普普,我覺得應該是因為我很會唬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