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上月才加薪!台鐵董座被爆自請大功 工會不滿指公司化後問題都未解決「該記過」

中颱貝碧佳撲向長江口 吳德榮:中秋節東雨西晴

一周數位爆報/蘋果iPhone 16、AirPods新品怎麼選一次看 舊換新這款少4千

李遠哲批淨零政策「騙人」 環部:最快2個月召開公聽會

台大風險中心今天舉行「與大師面對面:李遠哲院士 淨零青年沙龍-轉型不能停、公正逗陣行:對焦公正轉型前景中的青年主體」論壇,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中)出席,李遠哲發表淨零的洞見與意見,對淨零政策提出意見與針砭。記者邱德祥/攝影
台大風險中心今天舉行「與大師面對面:李遠哲院士 淨零青年沙龍-轉型不能停、公正逗陣行:對焦公正轉型前景中的青年主體」論壇,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中)出席,李遠哲發表淨零的洞見與意見,對淨零政策提出意見與針砭。記者邱德祥/攝影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今天與青年探討淨零碳排與永續,李遠哲指出,政府過去15年努力不足,想在幾年內大幅將二氧化碳減半是在騙人。環境部表示,減量須以長遠眼光來看待,目前環境部正在彙整各部會的減量策略,預計最快再2個月可召開公聽會對外徵詢意見。

台大風險中心今天召開「與大師面對面:李遠哲院士 淨零青年沙龍-轉型不能停、公正逗陣行:對焦公正轉型前景中的青年主體」論壇,李遠哲指出,距離2030年還有約6年時間,假如這段期間無法達讓碳排量減半,未來將不會有機會,也直言政府的減量政策「在騙人」。

總統蔡英文於2023年2月15日公布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明訂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為務實達到長期目標,另外訂定5年為一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目標,第一期(2016-2020年)目標為2020年減量2%(相較於2005 年);第二期(2021-2025年)目標為2025年減量10%;第三期(2026-2030年)目標為2030年減量20%。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碳排減量的工作不光是環境部,而是要求跨部會合作,《氣候法》規定的每5年一期的減量目標就是希望能推出更好的減量策略,目前正在規畫第三期的減量目標,依照規定每個階段上路的前2年必須提出相關報告。

黃偉鳴指出,現階段正在彙整各部會的減量策略,之後便會召開階段管制目標公聽會公布相關部會擬定的減量策略、減量目標,並在徵詢意見後報行政院核定,根據目前進度,最快可能還要2個月才會召開公聽會。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在《氣候法》和淨零12項關鍵戰略提出後,國家減量與淨零開始有了明確方向,但希望第三期的減量目標一定要再提高。

林彥廷指出,然而碳費費率還沒出來,產業轉型、能源路徑在每期的減量目標裡常常沒有講清楚,包含衝擊影響評估等,可以看出減量路徑裡有很多地方需要更細心,確實相當可惜。

李遠哲 氣候變遷 環境部

延伸閱讀

教改30年仍一直被追打 李遠哲:因為2000年政黨輪替我支持民進黨

淨零政策進度慢 李遠哲批:政府政策都是騙人的

批教改30年 北一女師區桂芝:如失速列車、教學現場雪崩式陷落

碳盤查期限將至!解決企業碳焦慮 環部舉辦輔導說明會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上月才加薪 台鐵董座被爆自己記自己大功

台鐵公司化上路九個多月,先後爆出公司化後,董總先加薪、員工出勤獎金變禮券等爭議,台鐵產業工會昨爆料,指台鐵公司董事長杜微...

午後國道繼續塞!北中南紅一片 5路段「紫爆」時速僅20公里

今天為中秋假期前一周末,國道不少路段今天上午起就陸續出現車潮。根據高速公路局即時路況,截至下午3點,北、中、南路段均有壅...

老盟:老人福利法修正 為保障高齡權益

台灣明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六十五歲以上,但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指出,長者在交通權、就業權、租屋權等,仍面臨各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