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水餃一顆9元!南機場「秀昌水餃」調漲了 老主顧「一招」應對

家寧聲明出自律師之手?他指這兩點可看出有人指點

二次元創作涉兒少性剝削?衛福部專案會議「無結論」

衛福部保護司今舉行專案會議,針對限制相關創作是否違憲、虛擬兒少認證標準、後續下架方式進行討論,但與會的創作者代表指出,會議並未取得結論,強調創作者與衛福部已經失去信任。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保護司今舉行專案會議,針對限制相關創作是否違憲、虛擬兒少認證標準、後續下架方式進行討論,但與會的創作者代表指出,會議並未取得結論,強調創作者與衛福部已經失去信任。本報資料照片

日前「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制」下架PTT網友張貼的情色遊戲連結,引發網友不滿。衛福部保護司今舉行專案會議,針對限制相關創作是否違憲、虛擬兒少認證標準、後續下架方式進行討論。與會的創作者代表指出,會議並未取得結論,創作者與衛福部之間失去信任,希望後續由文化部參與討論。據了解,iWin將於本月27日、4月19日舉行多方關係人小組會議,進一步討論。

一群支持創作權益的大學生,在iWin下架連結事件爆發後,成立「ACGN創作權益推動協會」。協會策略發展部高宗佑表示,協會立場是支持創作自由,可透過行政法規,以合理的「過橋頁面(18禁按鈕)」進行管理,但不該以刑法約束創作自由,協會將持續為創作者權益發聲。

台北市動漫企劃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劉佳豪表示,若衛福部要訂定相關條件規定,應該秉持公開透明的狀態,充分參考業界意見,目前創作者與衛福部之間已經產生不信任,希望文化部能夠共同參與,對創作者而言,主管機關是文化部,當規範影響創作者權益,希望由對二次元領域有一定了解的主管機關,而非完全另一體系的衛福部來訂定,「讓創作回歸創作。」

「創作與兒少性剝削之間並無明確關聯。」劉佳豪說,工會堅持真人兒少性剝削保護是社會共識,但虛擬創作品沒有實質受害人,要限縮創作狀態,主張這是性剝削產品,這已經有點過頭,也不符合實際現況;反對者會提出國際進步觀點,但這不符合台灣民情,需要進一步審視,美、日完全沒有相關規定。

至於違規樣態,工會認為有討論空間,劉佳豪表示,工會立場是讓衛福部討論後端出規定,但現階段仍認為衛福部欠缺溝通,以一刀切的方式認定二次元創作違法,有其疑義,盼創作者、關注二次元議題的民眾,持續留意相關討論。

一群支持創作權益的大學生,在iWin下架連結事件爆發後,成立「ACGN創作權益推動協會」。協會策略發展部高宗佑表示,協會立場是支持創作自由,可透過行政法規,以合理的「過橋頁面(18禁按鈕)」進行管理,但不該以刑法約束創作自由,協會將持續為創作者權益發聲。

引發事件的PTT論壇「C_Chat」版主「satoman」表示,自己在會中主要對論壇遭iWin下架的三個案例進行討論,認為案例認定已經過嚴,而iWin通知時也相當含糊,站方擔心遭罰款,就先行下架;站在創作者立場一定希望做好分級即可,政府不應過度干涉,兒少團體則認為應有一定程度管理。

創作者 文化部 衛福部

延伸閱讀

iWin下架兒少性影像惹議 衛福部會議時間訂在這兩天

iWin下架兒少性影像網炸鍋 5大訴求單周萬人連署...衛福部回應了

兒少性剝削圖被要求下架 PTT鄉民炸鍋還燒到NCC?iWin回應了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醫療調解沒期限 醫病都折磨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去年元旦上路,醫療爭議處理強制先調解,即使當事人逕行提告,院檢也須先移付調解。彰化蕭姓老翁去年因...

台灣45%罕病家庭 不只1人罹病

罕病法立法至今廿五年,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公布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罕病家庭除病友本身,三親等內有其他家人罹患...

畜牧司前司長遭彈劾 陳吉仲出聲力挺!稱雞蛋過剩是因「政治操作」

監察院今表示,農業部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職掌雞蛋緊急調度相關計畫執行情形實際的管理及監督不當,包含專案進口雞蛋逾期數量達5...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