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前天就逃到台北!市府對殺人未遂犯無明確回應 議員喊話蔣萬安收心

基隆殺人未遂犯從醫院逃到台北!搭1579公車「南京、三民路口下車」

自體免疫疾病居重大傷病第3 國衛院研究揪關鍵機制

自體免疫疾病居十大重大傷病第3,也是門診第3常見疾病;國衛院研究解開引發T細胞過度活化導致疾病的關鍵機制,與可扭轉發炎反應的標靶,研究登上國際期刊,有望改善治療。

自體免疫疾病是因人體免疫系統異常活化、攻擊器官導致,目前尚無法治癒,病患僅能終生接受治療與用藥,盡可能控制病情。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與副研究員莊懷佳,率領博士施盈均、陳雪芬、王佳文組成研究團隊,經歷6年探索,研究成果今年1月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團隊在2014年首度發現,去磷酸酶DUSP22是負責抑制T細胞過度活化以及自體免疫反應的關鍵負調控分子。缺乏去磷酸酶DUSP22,會使蛋白激酶Lck異常持續活化,促使T淋巴細胞大量分泌發炎性細胞激素,因而造成疾病。

團隊並與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一銘、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明翰合作,分析臨床檢體發現,全身性紅斑狼瘡及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體內,免疫細胞T細胞中的去磷酸酶DUSP22表現量,與正常T細胞相比大幅下降,且與疾病嚴重度相關。

莊懷佳今天在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上指出,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蛋白激酶Lck的上游活化分子「泛素酶UBR2」,其會促使Lck泛素化並促使其活化,為免疫學界的嶄新發現。

莊懷佳說明,在正常T細胞中,DUSP22可以引發UBR2降解,且也會將已活化的蛋白激酶Lck去磷酸化、抑制其活性,「雙重剎車」解除T細胞活化狀態;反之若缺乏DUSP22,泛素酶UBR2會過度累積,使Lck泛素化增加且持續活化,導致身體的發炎反應如高速行駛、失去剎車功能的跑車,不可收拾。

團隊並以剔除DUSP22及UBR2基因的小鼠研究發現,小鼠原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但若進一步剔除泛素酶UBR2基因,則發炎情況大幅降低。莊懷佳說,可見抑制UBR2,可扭轉DUSP22缺失所造成的發炎反應,將來若能以UBR2為標靶進行抑制,將有助控制自體免疫疾病病情。

陳明翰指出,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是像網絡一樣多方面失控造成的結果,目前的治療是針對其中部分機轉進行控制,但仍難以完全控制病程,需要多方面阻斷路徑、阻止發炎,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陳一銘說,紅斑性狼瘡患者中有6成疾病會攻擊腎臟,台灣紅斑性狼瘡患者平均34歲,其中5%到10%在10年後會需要洗腎,且其中有半數就算使用免疫製劑,也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國衛院的研究,就是在既有藥物與臨床試驗中的藥物外,提供新治療角度,有望成患者福音。

團隊 患者 醫師

延伸閱讀

LOL/比賽收視自己砸?DRX官方IG疑「提前劇透」勝負結果引爭議

有效打擊胰臟癌 國衛院發現新標靶蛋白

凱特王妃疑罹「克隆氏症」 典型症狀似盲腸炎?醫曝差別:罹癌風險高

不只能防止結核病!卡介苗疫苗竟能預防老年癡呆 學者:需更多研究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新冠確診變多了!醫揭「KP.2恐釀新一波流行」 成人中鏢都有一症狀

新冠再起!小兒科醫師陳敬倫表示,最近確診的病人變多了,尤其大人發燒很高機會篩出陽性,這可能是新病毒株KP.2造成的新一波流行。陳敬倫也提醒,新冠沒有特效藥,但容易傳染給別人,如果能及時檢測,就能做好防護。

YouBike昨晚全台大當機 微笑單車道歉曝原因

全國YouBike系統昨晚發生異常,無法借還車輛。微笑單車公司今早表示,因昨晚9時進行系統效能調整,負載升高導致異常,未...

今起梅雨滯留鋒徘徊連炸4天 吳德榮:慎防雷擊、強風、瞬間大雨

梅雨開炸了,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今起4天梅雨滯留鋒南北徘徊,民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