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震!8時14分台南南化規模4.6地震 至今已69次餘震

鈕承澤獄中參加才藝表演博好感 今假釋出獄「回家過年」

鈴木一朗再創記錄!亞洲首位入主美國棒球名人堂 差1票全票入選

緩解開工情緒?宜蘭衛生局推4撇步 博愛醫院齊做體操

羅東博愛醫院今天上午在活力學苑齊跳龍年開工體操,今天開始到17日,開放免費量測分析身體組成。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羅東博愛醫院今天上午在活力學苑齊跳龍年開工體操,今天開始到17日,開放免費量測分析身體組成。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大年初六假期結束,過完7天連假重新回到職場,部分民眾難免產生倦怠情緒,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建議,透過調整作息、適切運動、轉換心情和設立目標4個撇步,舒緩開工情緒;羅東博愛醫院今天一早也和院內醫護一起做龍年專屬開工體操,在肢體活動中找回工作步調。

衛生局指出,連假期間不少人聚會、熬夜或是補眠,導致作息紊亂,且吃喝較不節制也可能讓飲食失衡,再加上想到開工日,更覺得焦慮、提不起勁,陷入「EMO」(近年流行用語,指憂鬱、煩躁等情緒)的狀態。

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收心的4個撇步,第一是調整作息,開工前恢復原本作息,開工後也不宜直接加速,可以先暖身暖機,逐步展開工作狀態;第二是適當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有助身心放鬆;第三是轉換心情,將假期結束的想法轉變成對新年開始的期許;第四是設立小目標,讓生活充滿期待感。

羅東博愛醫院今年邀請院內運動健康中心「活力學苑」物理治療師設計龍年專屬開工操,吸氣、吐氣、擺手、深蹲、扭腰等,包含12個龍年招式,整套流程10分鐘內就能完成,今天上午院長王文斌和院內醫護一同在活力學苑做體操,帶同仁開工。

衛生局長徐迺維表示,若上班數天後還有焦慮、低落等情緒,可諮詢員山鄉或羅東鎮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博愛醫院則表示,開工運動除了緩解情緒,也可以了解自身體能狀況,今天中午12時到2月17日上午11時,門診大樓一樓活力學院都會開放分析量測身體組成,民眾只須攜帶健保卡就能免費量測。

宜蘭縣衛生局建議,可藉由調整作息、適切運動、轉換心情和設立目標來緩解開工情緒。圖/宜蘭縣衛生局提供
宜蘭縣衛生局建議,可藉由調整作息、適切運動、轉換心情和設立目標來緩解開工情緒。圖/宜蘭縣衛生局提供

情緒 衛生局 運動

延伸閱讀

體驗台版北國風情 宜蘭森呼吸泡湯美食遊

宜蘭櫻花年節綻放 燈篙林道入口已開8成陸續接力

龍年春節買氣旺 遠百七天連假業績比去年同期增10%

連假最後一天 各地天氣晴朗穩定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嘉義強震「金財神大樓」牆壁龜裂 全聯玻璃窗全震碎、貨架倒一排

嘉義大埔今天凌晨發生6.4地震,是近50年來規模最大一次,在地人驚嚇一晚不敢睡覺,有學者呼籲未來可能餘震不斷,需要提高警覺。臉書粉專「綠豆嘉義人」也持續分享嘉義和台南地區的災情,其中,嘉義市金財神大樓剛補好的牆出現大片龜裂,以及民權路上的全聯玻璃被震破,畫面相當震驚。

嘉義6.4強震「白色地光狂冒」…異象畫面曝光 阿里山監視器全都錄

嘉義大埔今(21日)凌晨0時17分發生規模6.4強震,地震深度9.7公里,屬極淺層地震,中南部出現許多嚴重災情。同一時間,有人發現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監視器,拍到6.4地震當下,鏡頭被震到不停搖晃,數秒後嘉義各地竟此起彼落冒出多次白光,接著還發生區域規模斷電。

9縣市發低溫特報「溫度下探10度」影響持續到明上午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中央氣象署今天下午4時31分針對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影響時間到明天上午,包含新北市、新竹縣、苗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