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偷襲狂奔畫面曝光!郭國文搶「周萬來提案文件」 藍委一片驚呼擋不住

蔡總統執政8年台股業績 分析師憂心:AI大趨勢萬事具備最怕欠這東風

再撂狠話!藍綠白議場大亂鬥 吳思瑤:暴力與否在韓國瑜一念之間

秋冬氣溫下降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醫曝五大養「心」秘訣

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大,好發心血管疾病,醫師表示,此時務必要多多「護心」。圖/123RF
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大,好發心血管疾病,醫師表示,此時務必要多多「護心」。圖/123RF

秋冬季節,天氣變化大,近期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氣溫明顯降低,此時好發心血管疾病,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此時務必好好「護心」,而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應先了解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肥胖、三高及代謝症候群、吸菸、遺傳家族史等,同時做好五大養「心」秘訣。

首先,應先了解年齡風險,以往認為,男性年齡大於45歲及女性年齡大於55歲,為冠心病的高風險因子。陳玠宇指出,依美國國衛院最新資料分析,不論男女,年齡大於35歲以上,冠心病盛行率即開始顯著增加,尤其年過40歲後,男女發生心血管事件之機率分別為49%及32%,而且男性罹患冠心病風險大於女性,但女性在更年期停經過後,風險則大增。

陳玠宇表示,一旦家族有年齡小於50歲,即發生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成員,後代發病年齡會有更加年輕化趨勢,必須及早預防。

此外,若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風險也會增加。陳玠宇說,代謝症候群患者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糖尿病罹病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症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得到代謝症候群的原因,當中肇因於不良的生活及飲食型態約占50%,遺傳因素約占20%。依美國研究分析,當體重每增加約0.75至1公斤時,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約增加4%,死亡風險則增加9%。

而針對肥胖及代謝症候群,定義為符合以下五項至少其中的三項,1.腹部肥胖: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2.血壓偏高:收縮壓大於13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85毫米汞柱,3.空腹血糖偏高,大於100mg/dL,4.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大於150mg/dL,5.高密度膽固醇偏低:男性小於40mg/dL、女性小於50mg/dL。

至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三高問題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務必控制三高問題。陳玠宇表示,近期亞洲多中心醫學研究發現,60至80歲年長者,平均每降低一毫米汞柱的收縮壓,約可降低2.8%的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而80至89歲的年老者,每降低收縮壓20毫米汞柱、舒張壓10毫米汞柱血壓,約可降低約3成的冠心病死亡風險。

陳玠宇表示,保養心血管保健之道,必須注意5大秘訣,分別為「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嚴格控制慢性疾病」、「保持身心靈愉快」,為當今的養生、養心不二法門。

心臟病 心血管疾病 肥胖 高血壓

延伸閱讀

代謝症候群會有什麼症狀?代謝症候群5指標及檢查、預防方式

正確量血壓注意7重點,一圖看清坐姿!「722法則」做好血壓管理

60歲以上的人不用看舒張壓?血壓標準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化嗎?

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醫傳授「護心8重點」有助延長平均壽命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去年消費申訴創10年新高 線上遊戲連3年奪冠!外送爭議第2名

去年民間消費規模突破新台幣11兆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但隨之消費申訴也跟著變多,去年行政院消保處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逾7....

蔡政府勞基法「一例一休」修惡遺毒 勞團喊話賴政府還我七天國假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夕,工鬥團體今召開記者會要求新執政團隊全面修善勞基法,高喊「新政府開車,不能靠功德」。台灣勞工2...

賈新興:熱帶擾動醞釀成颱機率2至3成 20日起至6月下旬降雨偏多

把握這幾天好天氣,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今天在YouTube頻道「Hsin Hsing Chia」指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