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評/賴總統錯失緩解兩岸敵意契機 未來4年大家要繫好安全帶了

1天喝水7千毫升 婦人想養生反致水中毒

一般人每日喝水約1500毫升即足夠,但喝水量也不是「一成不變」,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飲水及排尿習慣,可製作排尿日記了解。記者梅緣緣/攝影
一般人每日喝水約1500毫升即足夠,但喝水量也不是「一成不變」,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飲水及排尿習慣,可製作排尿日記了解。記者梅緣緣/攝影

日前一名女性因出現臉部及下肢水腫數月,合併頭昏無力及頻尿等症狀,而自行至腎臟科就醫。一問才發現該患者一晚夜尿次數高達3次,經醫師診斷為俗稱水中毒的低血鈉症,在治療後恢復健康。針對該如何判斷喝水量是否過多或太少,可以一日尿量是否平均為2000毫升左右來評估。

沒事多喝水,但水喝太多真的會有事。若體內水分過多,血液中鈉離子濃度降低,水分會網細胞內移動,造成細胞腫脹。一般可能會出現腳部水腫情形,但過多水分跑到腦部,導致腦部細胞腫脹,就會出現頭暈等症狀,不注意可能出現低血鈉症,嚴重恐造成生命危險。

書田診所泌尿科副院長洪峻澤表示,該名患者無排尿疼痛或灼熱等疑似感染症狀,小便也十分順暢。直到後續問診才發現,患者因注重養生愛喝水,一天水分攝取超過6800毫升,遠超出建議喝水量1500毫升,造成低血鈉症。

在確認病患腎臟功能正常後,建議患者立即停止過度喝水,並請患者飲食時適量攝取鹽分,尿量才從原本的6800多毫升,降至1700毫升左右。

洪峻澤指出,一般人每日喝水約1500毫升即足夠,但喝水量也不是「一成不變」,須考量「天氣冷熱」及「流汗量多寡」決定。像是若有至郊外登山,或從事大量耗費體力的活動,水分需求量也會跟著變大。

醫師在看診時,除可以根據患者症狀、病史、檢驗數值、醫師警覺性外,也可以透過「排尿日記」了解患者的飲水及排尿習慣,評估患者腎臟等器官及功能是否正常。洪峻澤表示,喝水絕對不是愈多愈好,一日尿量應維持在2000毫升上下加減500毫升為標準,若超過或不足則應注意是否水分攝取過多或太少。

洪峻澤說,頻尿兩大關鍵在於「排尿次數」及「排尿量」,不能光看其中一個就下判斷。一般民眾一次尿量約為200至400毫升,有的人尿量多次數少,有的則是尿量少但次數多,每個人不一定。

洪峻澤也呼籲,除注意每日喝水量,上廁所也不是跟著感覺走「想上就上」,適當排尿即可。如果超過400毫升就是憋尿,低於200毫升就須再等一陣子再去廁所,避免膀胱無法順利排尿,形成惡性循環。此外,喝水量不能太多當然也不能太少,且切記不能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否則可能脫水中暑,應確認在喝水後1至2小時內會有尿意,才代表身體的水分足夠。

如對自己的排尿習慣及水分攝取有疑慮,可透過刻度500毫升的量杯計算一日的排尿量,製作自己的排尿日記,維護膀胱及腎臟健康。

患者 醫師

延伸閱讀

兩關鍵數字評估腎功能,看你的腎臟警鐘有沒有響?

器官移植黑市有解?陸科學家在豬體培育出「人類腎臟」

獨/超詭異阿伯肚子突變尖 醫:再晚一點來就要爆破了

高嘌呤飲食恐傷腎 吃素降低高尿酸血症腎病變風險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梅雨鋒面雷雨擴大!這3天雨勢最猛 慎防暴雨及強震風

今晚開始雨勢變大,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表示,受梅雨鋒面影響,明天各地降雨機率高,今晚至周三鋒面影響最為明顯,明天部分地...

西半部22日前防局部大雨 週末熱帶低壓可能生成

氣象署表示,今晚起至22日是這波鋒面雨勢顯著的時間點,西半部地區留意局部大雨;週末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可能有熱帶低壓生成,下...

華航直飛帛琉超熱門!拿8千最後機會 7/18加碼每周4班

夏天將至,飛往海島旅遊正熱門!帛琉是台灣的邦交國之一,也是國際著名旅遊勝地,被稱為「上帝的水族箱」,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