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生性涼薄!最擅長冷戰的3大星座 雙魚偏自私、第一名超折磨人

金馬影帝「我們的國家」挺台灣論民主!網讚:演藝圈這波你最勇

驚險!遊覽車國3龍井段火燒車 32名參賽國中師生緊急逃出

食物中毒感染沙門氏菌使用抗生素治療 醫曝3大高危險族群

食入不潔食物後,一天出現腹瀉3次以上,合併高燒至攝氏38度以上時,可能為感染沙門氏菌,應速就醫。圖/123RF
食入不潔食物後,一天出現腹瀉3次以上,合併高燒至攝氏38度以上時,可能為感染沙門氏菌,應速就醫。圖/123RF

桃園市中壢區忠貞市場某越南法國麵包攤發生疑似食物中毒案,為感染沙門氏菌,受害者已增至300多人。受害者中竟有一家四口感染嚴重,住院施打抗生素治療。衛福部雙和醫院成人感染科主治醫師李垣樟說,沙門氏菌常存在於家禽、家畜的腸道中,為人畜共同傳染疾病,多經由雞蛋、蛋製品與生熟食交叉汙染所致,嚴重時恐造成敗血症,危及生命,必須立即以抗生素治療。

年長者、幼兒,以及正在進行化療的癌症病人,與正在使用類固醇藥物、免疫製劑的患者,此三族群為沙門氏菌中毒的高風險族群,切忌食用生食會半生不熟的食物。李垣樟說,以降低感染沙門氏菌的機會。

近期沙門氏菌中毒事件頻傳,每次受害者高達數百人,情形十分嚴重。李垣樟表示,研判中毒事件爆發共有三大因素,第一、夏季高溫為沙門氏菌容易滋生的季節;第二、店家忙碌,生熟食未分開處理,引起交叉汙染;第三、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民眾外食機會增加,暴露在容易感染的風險中。

李垣樟說,食入不潔食物後,恐引發沙門氏菌感染,如果一天出現腹瀉3次以上,合併高燒至攝氏38度以上時,應速就醫,延誤治療,當細菌進入血液後,可能引發骨髓炎、關節炎等併發症,不可不慎。

依衛福部食藥署衛教資訊顯示,沙門氏菌廣泛存在動物界,可經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汙染食品,感染發生原因是畜肉、禽肉、鮮蛋、乳品、魚肉煉製品等動物性食品等受汙染。其次,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也容易受到汙染。在2018年歐盟引起沙門氏桿菌感染主要原因,為食用「雞蛋與蛋製品」,其次為烘焙製品及複合調理食品。

人體誤食沙門氏桿菌後,平均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該如何預防?食藥署列出四點: 

1、加熱:因本菌不耐熱,以60℃加熱20分鐘就能被殺滅,故食品應充分加熱,並立即食用。加熱後的食品應防止交叉汙染,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

2、注意手部衛生:處理食品之前,手部要清洗並保持潔淨。 

3、防止病媒侵入:應撲滅或防止鼠、蠅、蟑螂等病媒侵入調理場所,也不得將狗、貓、鳥等動物帶進調理場所,垃圾應加蓋並定時清除。 

4、不乾淨食物應丟棄:被蒼蠅沾染、過期或腐敗等不潔食物,均應丟棄,切勿食用。

抗生素 食物中毒 食藥署

延伸閱讀

避免食物中毒 醫:2小時內吃不完應冷藏

法國麵包釀百人中毒! 醫:食物煮熟但保存差 4毒菌等著你

越南法國麵包惹禍?桃園傳疑食物中毒 受害者從60增至340人

桃園驚傳60人疑食物中毒 衛生局勒令業者今起停業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千萬得主是你嗎?3-4月統一發票開獎 千萬特別獎號「44140251」

今(113)年3-4月期統一發票獎今天電視直播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44140251」。獎金200萬元...

集體中邪?多名國中生入住飯店身體不適 精神科醫:著眼兩大誘發因素

花蓮縣某國中至屏東墾丁畢業旅行,今天凌晨約12點13分,屏東縣消防局接獲報案,有多名學生在旅館突然出現躁動、抽搐、想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