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非藥物治療新選擇 基隆長庚引進「經顱磁刺激」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精神部引進經顱磁刺激療法,精神科主任陳景彥說,這是非藥物、非侵入性的憂鬱症新治療方法。圖/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精神部引進經顱磁刺激療法,精神科主任陳景彥說,這是非藥物、非侵入性的憂鬱症新治療方法。圖/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精神部引進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療法,精神科主任陳景彥說,這是非藥物、非侵入性的憂鬱症新治療方法,許多研究說明可以減輕憂鬱症的症狀,改善患者情緒和生活品質。

陳景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約3.8%的人受憂鬱症影響,預計到2030年成為導致人類失能疾病中的第1名。憂鬱症患者的特徵包括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疲倦、睡眠困擾、食慾改變、低自我價值感和反覆自殺意念等等,連續兩周以上,且幾乎每一天,幾乎一整天,對個人的身心造成極大的痛苦。

陳景彥說,憂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是健康受試者的20倍以上,憂鬱症的自殺風險為5到25%,自殺風險又和憂鬱症的嚴重程度呈現正相關,難治型的憂鬱症患者,自殺的風險甚至超過30%,如何及時有效治療憂鬱症患者非常重要。

憂鬱症傳統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選擇性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s)等抗憂鬱藥物,可以調節腦部神經傳遞物質的平衡,改善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理解和處理情緒問題,並培養健康的應對策略。

基隆長庚引進的經顱磁刺激療法,原理是利用放置在頭上的線圈,經由電磁感應產生磁場,這個磁場通過顱骨,刺激相應的腦區神經元,並透過不同的刺激頻率增強或抑制其神經活動,進而調節相對應的情緒和認知功能。

陳景彥說,許多研究說明,經顱磁刺激相較於藥物治療,不會引起常見的藥物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嗜睡和體重增加。對於對抗憂鬱藥物無反應、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或希望避免長期使用藥物的患者,經顱磁刺激可以作為替代方法或輔助治療。

經顱磁刺激治療過程,患者不需額外服用或施打其他藥物,也不需麻醉或手術等侵入性處置。患者只需坐在舒適的椅子上,醫生會將線圈放置在患者的頭上,然後通過控制器發送磁場刺激。欲達治療效果需要一段時間,建議每日1次,每周5次,一個療程建議至少10到15次以上。

陳景彥表示,經顱磁刺激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但仍存在風險和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暫時性的頭痛、頭暈、頭皮不適(約5-20%)。副作用通常是暫時的,治療結束後會自行消失。接受經顱磁刺激治療之前,需與醫師進行充分的評估和討論。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患者 情緒 憂鬱症 長庚

延伸閱讀

李玟飽受憂鬱之苦輕生,生前40秒遺言曝光!營養師推薦憂鬱症必吃15種快樂食物

憂鬱症不是抗壓性低、不知足 10大「沉默殺手」注意心和腦是否感冒了?

改善難治型憂鬱症 大鼠模型證實磁刺激有成效

全球憂鬱症患者超過 3 億人!如何自我檢查「憂鬱症」?這 5 種早期徵兆,很容易被忽略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腸病毒、流感病毒肆虐 醫院一床難求 病患苦等

近期腸病毒、流感等病毒肆虐,各大醫療院所人滿為患,新北市議員林金結昨質詢指出,他選區內的土城醫院、恩主公醫院一床難求,土...

梅雨鋒面雷雨擴大!這3天雨勢最猛 慎防暴雨及強震風

今晚開始雨勢變大,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表示,受梅雨鋒面影響,明天各地降雨機率高,今晚至周三鋒面影響最為明顯,明天部分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