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性騷人力不足 教長:會持續培育

立法院20日召開臨時會審議《性平教育法》,由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左)主持會議。(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立法院20日召開臨時會審議《性平教育法》,由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左)主持會議。(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修法嚴查校園性平事件,但人力經費恐告缺!立法院臨時會20日審議《性平教育法》,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質詢指出,目前全台校園外的性平調查專業人力僅1800人,足以應對校園性平事件嗎?教育部潘文忠承諾,教育部會追加經費,持續培育專業人力。吳思瑤呼籲,應採獎勵方式鼓勵參與性平調查培訓的校園與教職員。

潘文忠報告表示,本次行政院版修正草案擴大性別平等教育法適用範圍,如將軍、警及矯正學校皆納入適用、強化學校輔導機制。他說,行為人處置措施及事件調查更加嚴,並新增行為人懲罰性賠償金、保障吹哨者等,且為防堵權勢性騷擾,若行為人為校長或教職員工,調查組須全部為外聘的專業人員等。

藍:增訂外部人員

針對修法草案,國民黨立委萬美玲提出黨團版本說,一、性平調查小組應加入一定比例的外部調查人員;二、校長等教職人員若有涉案嫌疑,應停止職務,確保調查公正性;三、24小時內,若有變造等狀況,應將提高罰鍰為100萬,避免吃案。

教育部回應說,考量學校規模不一,明定外部委員比例將造成小型學校開會人數不足、或增加學校調查經費,加上偏鄉學校有聘用專業人才的困難,造成學校事務運作的困難,仍需要再審慎評估。

校園性平層出不窮

吳思瑤質詢時表示,儘管性別平等教育法在性平三法的規範相對嚴謹,但近期校園性平事件仍層出不窮,請問目前教育部調查案數有多少?教育部官員回應表示,目前仍有25、26案大專院校性平案件在調查中。

吳思瑤說,「記得上週教育部說只有十幾案,今天就增加到二十幾件」,顯見現行法制在防範上仍有漏洞,尤其許多校園性平案件都是匿名投訴,且許多受害者都還有求學壓力,也造成校園調查上的困難,教育部能提供什麼協助?

潘文忠回應說,受害者有許多顧忌,所以不願出面發聲,所以要修法對「吹哨者」與「受害者」提供更多的保護,同時要求教育單位需要有更多處理申訴的措施,給予校方更多處理的壓力。

性平調查沒錢沒人

「但性平調查沒錢又沒人,全台專業調查人力僅有1800位,恐難因應校園性平事件,」吳思瑤質詢,請問教育部如何提升校內專業或擴充外聘人力?潘文忠回應說,本次修法要求校長、教職人員涉案時,都要求外聘人員參與調查,所以相關人力需求一定會提高,目前仍在盤點人力中,教育部會持續培訓相關人才

吳思瑤追問,「目標人數要多少?」潘文忠僅回答,持續增加。吳思瑤繼續說,平均每個性平調查費用至少3到5萬,恐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潘文忠表示,相關主政部會開會時,除了討論到執法層面外,也有談到地方政府層級、調查人力培訓與費用,教育部也會針對此議題增加經費處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吳思瑤 教育部 潘文忠

延伸閱讀

大專校院MeToo達26件「都很悲情」 潘文忠承諾懲戒加害者無期限

學生實習、建教性騷 教育部評估納入性平教育法

教育部再釋利多10億 公幼家長寒暑假照顧獲補助

陸生來訪全台跑透透 教長態度曝光:看到熱絡交流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腸病毒、流感病毒肆虐 醫院一床難求 病患苦等

近期腸病毒、流感等病毒肆虐,各大醫療院所人滿為患,新北市議員林金結昨質詢指出,他選區內的土城醫院、恩主公醫院一床難求,土...

梅雨鋒面雷雨擴大!這3天雨勢最猛 慎防暴雨及強震風

今晚開始雨勢變大,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表示,受梅雨鋒面影響,明天各地降雨機率高,今晚至周三鋒面影響最為明顯,明天部分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