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首颱「艾維尼」生成發展預測分歧 吳聖宇曝對台影響

18歲詐團車手遭逮 囂張嗆檢警「只押2月」:要去菲律賓當上游

多項新制明年上路 基本工資調漲、稅制優化等措施一次看

行政院綜合業務處於今於行政院院會報告「2024年元旦利多便民措施」。本報資料照
行政院綜合業務處於今於行政院院會報告「2024年元旦利多便民措施」。本報資料照

行政院綜合業務處於今於行政院院會報告「2024年元旦利多便民措施」,內容包括勞工基本工資調漲、軍公教調薪4%、調高2023年度基本生活費等稅制優化措施、延長大宗物資降稅措施、提高0-2歲托育補助、調增國民年金、社福及老農津貼、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大專校院學生校內住宿補貼、擴大發放成年禮金(文化幣)、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新增嘉義縣(市)及澎湖縣,延長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及新增住宅燃氣器具節能產品補助,以及111簡訊共同契約平台上架等。

行政院綜合業務處指出,薪資成長方面,勞工基本工資已是連續8年調漲,明年月薪由2萬6,400元調整至2萬7,470元,時薪由176元調整為183元,約239萬名勞工受惠;軍公教調薪4%,包括薪俸額、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等3項,均調足4%,約有73萬人受惠;調整公立大專校院助理教授以上教師學術研究加給15%,並補助私立大專比照辦理。

負擔減輕方面,2023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由19.6萬元提高至20.2萬元,預估235萬戶受惠,另調高2023年度營利事業及執行業務者之員工伙食費免列入薪資所得額度,由每人每月2,400元增加為3,000元,此2項明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調高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等減稅優惠,預估662萬戶受惠,此項為2025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延長大宗物資降稅措施至2024年3月31日止,以穩定民生物價;提高0-2歲托育補助,送托公共托育機構者,每月補助由5,500元調高至7,000元,送托準公共托育服務者,每月補助由8,500元調高至1萬3,000元,其中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中低收入戶、第2名及第3名以上子女再調高補助金額。

福利增加方面,調增國民年金各項給付金額、社福及老農津貼,預估分別約有172.9萬人(國民年金)、67萬人(社福津貼)及54萬人(老農津貼)受惠;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其配套措施,定額減免私立大專學生學雜費每年3.5萬元,經濟弱勢學生再加碼減免1.5萬元至2萬元,並推動高中全面免學費;大專校院學生校內住宿補貼,每學期補貼每名住宿生最高5,000元,經濟弱勢身分每名補貼7,000元;擴大成年禮金(文化幣)發放對象為16歲至22歲青年,每人每年1,200點文化幣。

生活便利方面,明年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將再擴增嘉義縣、嘉義市及澎湖縣等3縣市;延長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購買能源效率一級之冷氣機或電冰箱,每台補助3,000元,並新增住宅燃氣器具(瓦斯熱水器、瓦斯爐)節能產品補助;111簡訊共同契約平臺上架,政府機關及重要民生服務(如台水、台電)可於共同契約平台採購使用本簡訊服務,使民眾更易於識別政府資訊,有效降低詐騙風險。

國民年金 基本工資 調漲

延伸閱讀

112個大專校院系所註冊率掛零 台大有5個

112年大專註冊率19校跌破6成淹水線 這校僅15.70%

考生注意!112年大專校院註冊率10時出爐 查詢一次看

準公幼陳情教保員薪資低 張廖萬堅:已要求教部調高

相關新聞

賴推二次能源轉型 拚多元綠能

賴清德總統昨天在就職演說表示,大家需要穩定供電,他將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發展多元綠能、智慧電網,強化電力系統的韌性;新任...

遭學者指北部供電不足 台電反擊:如果是這樣,怎麼會只有桃園事故多

針對有學者稱桃園饋線跳脫造成停電主因為供電不足,台電澄清,已多次強調配電事故和電源不足是2個獨立問題,外界不應混為一談,...

撥補台電導致略升…國債新高 每人背債27.4萬元

財政部近日公布最新國債鐘,平均每人負債廿七萬四千元創歷史新高,遭立委砲轟國債鐘破表;不過,財政部晚間火速發布新聞解釋,至...

缺工缺料…衝擊前瞻軌道建設 非軌道工程也受災

交通缺工缺料問題嚴重,各地公路、捷運工程進度大受影響,尤其政府推動前瞻計畫,軌道建設更成重災區;雙北捷運局都說,缺工缺料...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