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臉書曾立誓「穿白衣救人」!中捷砍人凶嫌身份遭起底

台股跌34點收21,236點、台積電漲6元收841元 櫃買指數由黑翻紅

德黑蘭屠夫之死:伊朗總統墜機後,輿情與政局雙重震盪

部分產業出現急短單 9月PMI緊縮速度放緩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2)日發布9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48.2.,指數雖回升2.7,但仍連續第七個月緊縮。 圖/中經院提供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2)日發布9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48.2.,指數雖回升2.7,但仍連續第七個月緊縮。 圖/中經院提供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發布9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季節調整後指數回升2.7個百分點至48.2%,連續第七個月緊縮,但緊縮速度趨緩,季節調整後的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分別大幅回升5.1與6.2個如百分點,回到51.7%與52.9%,中斷連兩個月緊縮轉為擴張,主因來自部分產業因有急短單,但產業復甦狀況不均勻。

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9月數據顯示,部分產業冒出一些復甦的火花,但產業別狀況不一,例如化學及生技醫療產業,以及電子光學如IC設計、封測等業有短急單,其他產業則不見訂單,整體復甦不均勻,期盼復甦的星火可以燎原,出口年底能有好轉現象。

9月PMI五項組成指標中,經季調新增訂單、生產轉為擴張,人力僱用呈現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低於50.0%,存貨持續緊縮。其中以季節調整後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因同步中斷連續2個月的緊縮轉為擴張,二指數數都呈現回升,分別回到50%以上,來到51.7%與52.9%,是9月緊縮速度趨緩主因。

中經院助研究員陳蕙馨表示,製造業總指標回升48.2%,五項指標新增訂單與生產轉為擴張,但產業差異很明顯,訂單上升大部分回報是短急單,例如AI熱絡帶動IC封測業績,但晶圓則冷淡。另外,原物料價格也持續上升,但廠商追單不明顯。

對於原本第四季國際備貨潮是否未出現?葉俊顯表示,的確沒有那麼積極,AI國際需求也不明確,因此廠商採購政策相對保守。由於終端需求還沒看到,廠商依舊保守看待景氣,甚至觀望到明年農曆年後。

陳蕙馨分析,原本第四季應是旺季,雖然沒有更差,但廠商仍然保守,主要是第三季不如預期有關,對未來展望也沒有持續看壞。

數據顯示, 製造業對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連續17個月緊縮,惟本月指數回升2.6個百分點至44.7%。六大產業中, 兩個產業擴張,分別是食品暨紡織產業(54.5%)、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51.3%),交通工具產業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為持平(50.0%)。三個產業緊縮,分別是基礎原物料產業(39.3%)、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2.9%)與電子暨光學產業(43.7%)。

9月未季調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雖連續11個月擴張,但指數續跌0.8個百分點至53.5%。葉俊顯表示,內需放緩,主要是國人消費大部分往國外,國內消費持平,而且因為第三季製造業景氣不如預期,股市也不好,消費力道最後仍要看製造業第四季旺季能否帶動,需要有一些柴火。

非製造業NMI四項組成指標中,商業活動、新增訂單與人力僱用呈現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都是高於50.0%。不過未經季節調整的商業活動指數擴張速度持續趨緩,指數續跌2.6個百分點至54.4%。

製造業

延伸閱讀

Honda CR-V、Nissan X-Trail加持 9月台灣車市年增3.5%

景氣燈號「連十藍」 龔明鑫:已有一些慢慢好轉的機會

南韓9月出口萎縮幅度縮小 一年來最小降幅...正面訊號浮現

3大指數皆擴張 陸9月景氣回升

相關新聞

賴推二次能源轉型 拚多元綠能

賴清德總統昨天在就職演說表示,大家需要穩定供電,他將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發展多元綠能、智慧電網,強化電力系統的韌性;新任...

遭學者指北部供電不足 台電反擊:如果是這樣,怎麼會只有桃園事故多

針對有學者稱桃園饋線跳脫造成停電主因為供電不足,台電澄清,已多次強調配電事故和電源不足是2個獨立問題,外界不應混為一談,...

撥補台電導致略升…國債新高 每人背債27.4萬元

財政部近日公布最新國債鐘,平均每人負債廿七萬四千元創歷史新高,遭立委砲轟國債鐘破表;不過,財政部晚間火速發布新聞解釋,至...

缺工缺料…衝擊前瞻軌道建設 非軌道工程也受災

交通缺工缺料問題嚴重,各地公路、捷運工程進度大受影響,尤其政府推動前瞻計畫,軌道建設更成重災區;雙北捷運局都說,缺工缺料...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