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地震災區復原前台鐵東部票價凍漲 北高票價將研議「遞遠遞減」

台日學生壁畫在東奧展出卻被更名 國際教育成機會教育

嘉義市文雅國小透過跨國共學和日本學生共同完成藝術壁畫。圖/文雅國小提供
嘉義市文雅國小透過跨國共學和日本學生共同完成藝術壁畫。圖/文雅國小提供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天在新北市登場,會中邀請多校分享如何深化國際教育課程。有學校與日本跨國共學十餘年,共同完成藝術壁畫,更獲選在東京奧運展出,卻因掛名台灣,遭主辦單位要求更名為中華台北,讓師生也「機會教育」;也有學校結合外籍教師發展校訂必修課程,還研發國際技職交流基礎素養課程手冊。專家也提出三項課程深化策略,助學校一臂之力。

教育部推動國際教育超過10年,配合國際教育白皮書2.0,今年5月修正發布「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除了延續國際教育白皮書1.0精神,也要深化國際教育課程。

為能深化國際教育課程,台師大教務長、國教署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交流推展計畫主持人劉美慧提出三項策略,首先要強化學習深度,以概念為本的課程設計,開創學習遷移的機會;強調跨領域課程設計,跨領域的教師社群運作,以議題為中心的探究式學習;注重學校特色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整合不同計畫與資源、發展長期的學校特色課程。

劉美慧也說,綜合領域最容易結合國際教育,社會科、自然科議題多,也相對容易結合,尤其高中推動新課綱有很多空間,把校訂必修變成國際視野課程。她認為,推動國際教育不難,就是有無意願跟對方學習,並且把台灣介紹給大家認識。

嘉義市文雅國小歷經15年深耕國際教育課程,參與跨國專案的學習計畫,透過跨國共學和日本學生共同完成藝術壁畫。校長黃金木今在會中分享,學校其中一幅藝術壁畫,有在2021年東京奧運展出,卻被主辦單位要求將台灣更名為中華台北,他表示,教育不是要在象牙塔理想狀態,由此也讓學生學習面對國際現實,最終由師生一起討論,這幅壁畫是台日學生共同完成,大家決定改成奧運模式。

台北市蘭雅國中校長李芝安分享,學校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目標(SDGs)為課程發展主軸,引進外部資源進行跨領域課程設計,讓學生進行SDGs的探究與實作走出教室走入世界;台中市惠文高中組長吳彥慶分享,該校結合外籍教師發展校訂必修課程於高一全年級辦理為期2個月的文化箱課程,另跨學科教師結合大學及當地NGO組織,研發結合海外服務學習的校訂課程並前往海外擔任志工。

新北市樟樹國際實中校長陳浩然分享,該校由跨群科教師組成社群,將國際教育融入語文、數學、社會及專業群科課程中,並發展國際教育校訂必修課程,同時研發國際技職交流基礎素養課程手冊,亦透過國際教育周,展現學生學習成果。

嘉義市文雅國小透過跨國共學和日本學生共同完成藝術壁畫,該幅在2021年東京奧運展出,卻被主辦單位要求將台灣更名為中華台北。圖/文雅國小提供
嘉義市文雅國小透過跨國共學和日本學生共同完成藝術壁畫,該幅在2021年東京奧運展出,卻被主辦單位要求將台灣更名為中華台北。圖/文雅國小提供

壁畫 東京奧運

延伸閱讀

帕運/力抗東奧銅牌 我16歲小將打出國際賽最佳成績

112分科生物/新冠猴痘、SDGs皆入題 高中師評「難易適中」估分數上升

東奧貪污醜聞 廣告公司前社長行賄遭判緩刑4年

技優學生赴日、德交流 返國提建言籲增加實作課程時數

相關新聞

學生寫「估計不行」遭師批大陸用語 網兩派論戰:不會這樣用

近年來,不少台灣民眾會在社群平台上看到各種中國大陸的影片,使自己在生活中不自覺開始使用大陸用語。一名網友在PTT分享一張照片,只見一位學生在聯絡簿寫下「不換(鞋)『估計』是不行了」,被老師圈起來並強調「別用中國用語比較好」,讓原PO非常困惑。

搶人!國小教甄聯招 15縣市撞期

去年國小教甄大開缺,考生重榜情況嚴重,導致部分縣市缺額未補足,更因為多數代理教師已上岸,開學後出現代理教師荒。今年各縣市...

國中小早自習、午休禁考試 教團憂家長寄託補習和私校:規定太細非好事

教育部今天正式發布國中小正常教學督導辦法,明定早自習、午休不能考試,只有國3能辦模擬考。教育團體支持政府照顧學權,但也擔...

屏東縣3所國小 113學年度停辦

屏東縣府今年度啟動裁併校,4月22日召開教育審議會歷時5小時審議,教育處昨公布決議結果,113學年度裁併屏東市凌雲國小、...

指導科展33年 師獲表揚

高雄市第64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昨在國立科工館登場,全市高、國中小401件參賽,學生自製氣瓶捕捉二氧化碳,也有團隊研究金屬...

聯興國小學生數成長 爭取擴建

彰化市聯興國小昨天60周年校慶,在許多國小學生數逐年縮減,聯興國小卻逆勢成長,不過現有校地太小,學生未達法定校地面積的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