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2國高中生壓力達嚴重等級 兒盟籲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社會不斷在進步,若論物質享受,現代父母能給予的、孩子所獲得的相比數十年前豐富許多,但是孩子有因此變得比較快樂嗎?兒福聯盟針對全台12到17歲國高中生進行調查,今公布結果指出,1成2學生壓力程度達嚴重等級以上,高中生的壓力指數更是國中生的近2倍。兒盟呼籲從父母多給予正向鼓勵支持、增加兒少心理健康的正確知識、擴增線上輔導資源、將心理健康納入定期常規檢查等著手,提升兒少社會支持跟社會能力。
兒盟透過DASS21情緒自評量表,針對全台12至17歲的國高中生進行抽樣調查,發現12.2%學生壓力程度達嚴重等級以上(嚴重7.7%、極為嚴重4.5%),其中高中生(16.0%)的壓力指數更將近是國中生(8.2%)的兩倍之多。
解析孩子的壓力來源,76.9%是來自於學校課業,67.3%為未來前途,43%是交友人際,除此,容貌外表、家庭經濟、親子關係也是青少年常見的困擾議題。值得關注的是,兒盟指出有近2成學生表示十分擔憂身體健康與疾病侵害,足見延續3年的Covid-19疫情對兒少身心帶來相當大的衝擊和影響。
兒盟調查更發現,青少年自評有1成7憂鬱程度達嚴重等級以上,高中生更高達2成3。但從分析結果中發現,台灣目前有近4成青少年既沒有具備足夠的社會能力,也得不到良好的社會支持,如何活用社會與家庭資源幫助青少年重拾健康心靈,是大人們該用心思考的議題。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說,科技造成人際冷漠的3C時代,「青少年憂鬱」儼然成為影響兒少身心發展的重大挑戰,許多青春期孩子由於情緒調節能力不夠健全、問題解決能力尚未成熟,對外發出的求救訊號很容易被大人粗糙貼上「叛逆」、「草莓族」、「抗壓性低」的標籤,以致加重憂鬱心情,甚至出現自傷、暴力等行為。
白麗芳建議家長,多增加和孩子相處及談話的時間,給予正向鼓勵和協助;也應擴增線上輔導資源,增加校園輔導資源的可近性,讓孩子遇到情緒困境時可隨時取得抒發管道,並且將心理健康納入定期常規檢查。此外,兒盟提供少年專線和LINE@線上聊服務,讓13到18歲孩子隨時找社工訴說煩惱,兒盟也在台中一中街設置「少年+」,提供兒少一個休憩身心、學習人際互動的多元空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