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少子化助長教學現場惡化 普信生如何學習接受失敗?

賴清德、蕭美琴完成宣誓 正式成中華民國正副總統

直播/總統賴清德簽署人事令 任命行政院長

PISA台灣城鄉差距改善 弱勢生表現堪比OECD平均值

教育部和台灣師範大學今天公布PISA 2022結果,帶來一些好消息。台灣學生的數學表現校際變異比例(分子為校際變異,分母為校內變異加校際變異,數字越小代表校際間的差距越小),從PISA 2012的42%,進步到38%。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教育部和台灣師範大學今天公布PISA 2022結果,帶來一些好消息。台灣學生的數學表現校際變異比例(分子為校際變異,分母為校內變異加校際變異,數字越小代表校際間的差距越小),從PISA 2012的42%,進步到38%。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台灣在歷來PISA評比表現不錯,但城鄉差距較讓人詬病。最新結果帶來好消息,數學表現校際變異比例下降,教育機會均等指標改善,且社經最弱勢學生數學素養與OECD平均值相當。

立法院曾針對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2018的表現發表評估報告,特別指出台灣城鄉差距雖較PISA 2009改善,但學校間及學生間的表現差異,都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值,學習機會均等的理想仍待落實。

教育部和台灣師範大學今天公布PISA 2022結果,帶來一些好消息。台灣學生的數學表現校際變異比例(分子為校際變異,分母為校內變異加校際變異,數字越小代表校際間的差距越小),從PISA 2012的42%,進步到38%。

另外,台灣學生社經地位解釋數學表現變異的百分比(數值越小代表社經差距的影響越小),由17.9%(PISA 2012)下降到15.7%,已接近OECD平均的15.5%。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社經地位最弱勢的學生(國際指數後20%,台灣約3.8%學子符合條件),數學素養為471分,已與OECD的平均表現(472分)相當。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彭富源分析,近年加強「學習扶助」措施,讓課業表現較落後的學生,在學期間透過額外的扶助措施,獲得成長的機會;寒暑假期間也透過「樂學計畫」,避免學習表現往下掉。另外,數位學習的推動,也有助於縮小城鄉差距,讓學子透過數位課程,依照自身的步調學習。

台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蔡今中也認同,數位學習可以導正偏鄉教育的落差。近來PISA越來越強調數位教學,鼓勵各國廣泛地應用虛擬實境、遠距教學、自主學習平台等科技,提供學子多元、靈活、個別化的學習體驗。

蔡今中提到,PISA數學題型的情境複雜度提升,要求學生以數位工具操作、探索、實驗,組織資訊後形成答案,台灣學生的學習環境中,接觸這類題目的機會較小,是未來可以加強的地方。

PISA 偏鄉教育 教育部 遠距教學

延伸閱讀

「PISA」測驗結果出爐 OECD國家平均退步、我國逆勢成長

台南連續10年校園資訊基礎環境全國特優 教育局長說原因

數位學習風潮席捲而來 台南教師玩數位魔法

國中數學/科學記號的單位變變變

相關新聞

校長洩露性平案個資僅申誡1支 桃園教育局被監委糾正

桃園市中壢某國小張姓校長為澄清自己處理學生性平事件未吃案,去年11月在教師周會公開說明案情,害該生身分曝光遭鄰居非議及房...

學齡2歲入3歲班?公私幼不同調

台灣長期面臨幼兒園兩歲專班太少的問題,導致幼兒無校可念,教育部昨天召開會議,邀請教育、家長團體,討論「幼兒園三歲專班招收...

立委憂新型專班重演黑工爭議 教長:問題學校已遭重罰

教育部近年推動國際生「新型專班」,透過企業和國發基金補助,要求國際生畢業後留台2年,滿足企業人才需求。有立委擔心重演過去...

桃園高中生遭剪髮霸凌 教長潘文忠:待調查結果出爐

網上流傳桃園市某高中霸凌影片,影片中一名女學生遭亂剪頭髮,引發全台關注。對此,今日立委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問及此事...

台灣史巨擘 曹永和故居面臨都更危機

台大附近溫州街五十二巷原矗立四棟共八戶日治時期官舍,台灣史研究巨擘曹永和、人類學家陳奇祿等學者生前都曾長住此巷,為台灣文...

無悔意!桃園女高中生遭剪髮霸凌 議員爆「加害者道歉後竟提告」

桃園市大園區某高中上周傳出校園霸凌,一名女學生遭女同學甩巴掌、亂剪頭髮。受害女學生家人事後提告,但市議員黃瓊慧今晚爆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