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發起南國文學Party 「大武山下 百工百讀」動人

舉辦來到第四屆、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閱讀品牌「2022南國漫讀節」活動自8月起跑以降好評不斷,無論主題講座、質感市集和演唱會的舉辦,都為當地帶來別開生面的藝文風景。
10月7日晚間,「2022南國漫讀節」在屏東演藝廳實驗劇場舉辦「大武山下 百工百讀」,活動以作家龍應台記錄自2017年搬遷至屏東的細膩生活經驗完成的《大武山下》一書為文本,邀請19位橫跨不同世代與族群、各行各業的「百工」們進行公開朗讀。他們自行挑選書中最有共鳴的章節段落,並以個人熟悉的語言分享,新穎卻富含深意的展演形式,在連假前夕吸引超過120位民眾現身聆聽,全場座無虛席。
作者龍應台當天特別從都蘭駕車走南迴公路過來,全程參與。《大武山下》是一本屏東之書,她說,由生活在大武山下的的「百工、百農」們朗讀,是文學「找到了它的主人」。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明榮以「跨世代文學女神」稱呼介紹龍應台的出場,現場泰半民眾都是她的書迷。「在家庭因素以外,我其實是為了治療政治創傷來屏東。」龍應台表示,她在這塊土地上認識了好多朋友、擴充了豐富知識,「我了解到台灣養殖漁業的現況、蔬菜水果背後的來源,原來每一粒水果後面有這麼深的投入,原來蜜蜂授粉已經由蒼蠅代勞,這些都是我第一次知道的事情。」
19位朗讀者中有多位神農獎得主,他們分別用國語、客家語、閩南語朗讀,認真樸素的聲音感動了所有的民眾,此外,當魯凱族、排灣族、阿美族等族語推廣老師以母語朗讀時,更引起全場掌聲雷動。龍應台說:「今天上場的百工百農朗讀者,許多是隱藏在《大武山下》字裡行間的主角。」
「大武山下 百工百讀」活動末段以龍應台獨自朗讀《大武山下》裡〈那有光的地方〉章節作結,深情而舒緩的聲音感染力十足,也為「2022南國漫讀節」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