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博愛國小更名為德芙蘭國小 盧秀燕:最好的教育

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氣氛歡樂。記者林佩均/攝影
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氣氛歡樂。記者林佩均/攝影

全台共有8所小學名為「博愛」,只有和平區博愛國小在原鄉,學生多為原住民,故希望用原住民語命名,去年3月經公投過半數同意後,111學年度起正式更名為「德芙蘭」國民小學,意喻「好山、好水、適合人居住的地方」。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啟動為期2天的「和平專案」,首站就來到「德芙蘭」國小揭牌儀式,與來賓見證歷史時刻,分享學校更名喜悅。盧秀燕表示,校名由全校師生共同投票,意義非凡,是最好的文化教育。

德芙蘭國小學生展現原住民舞蹈與歌喉,搭配學校特色小提琴與手鼓伴奏,由部落長老祈福展開揭牌儀式,原民風十足。

盧秀燕表示,原住民族文化是台灣重要的資產,台中市和平區以泰雅族為大宗,博愛國小更名不僅展現在地特色文化認同,更能推廣原民文化,提高學校能見度,也是一種時代趨勢。

盧秀燕特別感謝校長古金益、學校行政同仁,以及當地支持的部落耆老的努力,期待擁有優秀傳統的德芙蘭國小傳承原住民文化,也提高學子們對自己土地的認同,市府一定給予學校最大的協助。

校長古金益表示,博愛國民小學於民國19年成立,當時名為「久良栖教育所」,民國39年更名為「博愛國民學校」,民國99年因應縣市合併後沿用「台中市和平區博愛國民小學」一名至今,現以「德芙蘭」國民小學為學校命名,希望延續及傳承原住民文化。

教育局長楊振昇指出,博愛國小自105年啟動更名計畫,109年起召開更名活動說明會,於去年3月辦理更改校名公投,開放由家長、學生及地方民眾進行網路與實體投票,投票結果以七成七比率獲過半數以上同意更名為「德芙蘭」,意為泰雅族語「好山、好水、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今年4月份盧市長亦曾至學校關心校名推動進度,今天學校順利更名,象徵進入全新的里程碑。

楊振昇表示,台中市除了設有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也成立全國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小學(博屋瑪國小),還有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國中(和平國中),針對國民中小學原住民學生開設族語課程及原住民族文化共識營與體驗活動,將原住民族文化融入生活,未來會挹注原住民學校更多教育資源,健全學習環境與品質。

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記者林佩均/攝影
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記者林佩均/攝影
台中市盧秀燕今早出席和平區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現場原民風十足。記者林佩均/攝影
台中市盧秀燕今早出席和平區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現場原民風十足。記者林佩均/攝影
台中市盧秀燕今早出席和平區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現場原民風十足。記者林佩均/攝影
台中市盧秀燕今早出席和平區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現場原民風十足。記者林佩均/攝影
台中市盧秀燕今早出席和平區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現場原民風十足。記者林佩均/攝影
台中市盧秀燕今早出席和平區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現場原民風十足。記者林佩均/攝影
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現場原民風十足。記者林佩均/攝影
德芙蘭國小更名揭牌儀式,現場原民風十足。記者林佩均/攝影

原住民語 台中市長 小學

延伸閱讀

女力革命尚未成功 治理論壇集思廣益

中選會撤銷裁罰50萬 3Q前執行長李雨蓁淚訴「終還公道」

「呼籲監票遭罰50萬」中選會2日撤銷 蔡其昌:盧秀燕該檢討

台中大里成功、立新國中活動中心動工 設置公有停車場

相關新聞

屏東縣3所國小 113學年度停辦

屏東縣府今年度啟動裁併校,4月22日召開教育審議會歷時5小時審議,教育處昨公布決議結果,113學年度裁併屏東市凌雲國小、...

指導科展33年 師獲表揚

高雄市第64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昨在國立科工館登場,全市高、國中小401件參賽,學生自製氣瓶捕捉二氧化碳,也有團隊研究金屬...

聯興國小學生數成長 爭取擴建

彰化市聯興國小昨天60周年校慶,在許多國小學生數逐年縮減,聯興國小卻逆勢成長,不過現有校地太小,學生未達法定校地面積的一...

嘉市訂雙語教材 適用小六、國一

嘉義市政府率全國之先,編纂完成市訂雙語教材ChiayiAdventures,將供國小六年級及國中一年級上課使用,昨天在北...

克服老榕樹竄根 義竹國小換PU跑道

嘉義縣長翁章梁母校義竹國小創校逾百年,2015年運動操場曾斥資466萬元更換為PP人工草跑道,因老舊需再整建,前年獲體育...

龍寶寶衝高報名 新北私中不增班

12年前出生的「龍寶寶」今年將從國小畢業,新北國一新生比去年增6248人,居全台之冠,教育局估增公立學校200班因應。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