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旬老人還在用iPhone 8」要換哪一支手機?果粉曝長輩機要考慮1關鍵

五月4生肖轉旺!屬牛邂逅浪漫、他們發橫財速度快

李多慧感情狀態成謎?本人親口公開「神秘高壯男」身份

監委批有違師道 夏學理:監院調查未逐項求證無可掩飾

台師大教授夏學理。本報系資料照
台師大教授夏學理。本報系資料照

監察院日前調查認定,台師大教授夏學理透過行政權干預學術自由、逼學生臉書按讚等,夏學理質疑監院並未向自己逐項查證;監院再反駁,並稱夏「有違師道」。夏學理昨晚發聲明表示,監委有無逐項向自己求證,絕不是單憑一篇監察院空洞的新聞稿即可粉飾。

夏學理指出,監委並非立委,且言論免責權僅限立委在立院內言論及表決,監委對公務員彈劾、糾舉、糾正,必須根據絕對真憑實據,更舉例前中研院長翁啟惠雖因浩鼎案遭公懲會申誡一次,但翁啟惠多次上訴,懲戒法庭詢問監察院意見時,竟發生監察院回覆兩份「事實不同、相互矛盾」的意見書,可見爭議。

夏學理聲明全文如下:

唐.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必有道,道不離也」。再依《教育百科》所釋,「師道」係指,「尊師重道之理,從師問學之道」。韓愈在「師說」裡曾慨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揆諸田秋瑾、王幼玲兩位監委,在0726調查報告與0817新聞稿裡,數度誣指本人「有違師道」,好似,她倆對「師道」二字的見解,較偏像是對於不守「婦道」者的限縮認知。

監委不是立委,監委沒有立法院因議事之必須,而法定賦予的言論免責權(且僅限於在立法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監委對「公務員」或公務機關/機構的彈劾、糾舉、糾正,必須植基於絕對的真憑實據。以中研院翁啟惠前院長為例,他因「浩鼎案」被公懲會判決申誡一次。惟翁啟惠因不服判決屢提上訴,最近又於6月8日再提上訴,懲戒法庭詢問監察院意見時,竟發生監察院回覆兩份「事實不同、相互矛盾」的意見書。如此絕頂莫名的世界奇聞,依田秋瑾、王幼玲之見,究竟是「有違監道」?還是「不守監道」?

再說,兩位監委既誣指本人「有違師道」,即是認定本人是教師身份。如此,則「教師」自受「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大學法」等之約束與保障,和「監察法」第一條:「監察院依憲法及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行使彈劾、糾舉“公務員”」之權限何干?!

至於,田秋瑾、王幼玲兩位監委,究竟有沒有對“夏學理教授”,於調查報告裡做成各項污名指控前,曾「逐項地向夏學理求證」,絕不是單憑一篇空洞的新聞稿即可粉飾!畢竟,監委調查案件,「非詢問被調查人或關係人,不能提出調查報告且因故無法詢問」時,得報准暫停調查;以及「監察委員不得假借職權,以圖本身或他人之利益,並不得利用職務上之機會,損害他人」,俱是明文規定。是以,依事實證據由兩照當面對質、公諸於世,應是證明兩位監委,是否確曾依法行使職權的最佳「世道」。

公務員 監察院 翁啟惠

延伸閱讀

學者指監委調查不曾求證 王幼玲:違反事實有違師道

監院為翁啟惠出2份歧異意見 懲戒法院二審決定是否轉翁

答辯鬧雙胞惹議 監察院:兩函法律性質迥異

翁案答辯鬧雙胞 監委王美玉:一個翁啟惠 兩個監察院?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