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南港混凝土車追撞機車 男騎士卡車底無生命跡象

竹聯幫幫主之爭紛擾多!劉振南才被欽點接任 傳張安樂改推「他」競爭

才說不會離台!傳陸配亞亞買妥機票 晚間松機「開記者會後離境」

如何成為股市贏家?Q4布局台股 專家看好「這4族群」

台股第四季資金朝AI類股回流。路透
台股第四季資金朝AI類股回流。路透

【撰文:楊明峰】

美股輝達(NVIDIA)掀起全球AI(人工智慧)應用熱潮,帶動台廠供應鏈股價大漲,更推升今年加權指數最高攻至1萬7,463點,卻因外資逢高持續減碼,令台股失守萬七大關。

隨著時序進入第4季的台股傳統旺季,各企業歷經近1年的去化庫存調整,營收逐漸迎來復甦曙光,但因明年年初的總統大選等不確定性影響,陷入多空交戰,進入盤整格局。擁有20年法人資歷的資深分析師鍾國忠,教散戶如何透過法人思維,在2023年尾聲布局,成為股市贏家。

今年加權指數上半年漲幅約20%左右,在亞股中僅次於日股,表現相對出色。上半年的強勁漲勢,在過往指數並不多見,鍾國忠認為,接下來指數要大幅向上,機會並不大。但年底因大選或有護盤行情、新台幣貶值有利外銷出口、傳統旺季等因素,鍾國忠認為,第3季指數上攻機會有限,大盤將以盤代跌,指數第4季吹響反攻號角,而他看好族群有以下4大類:

1、AI族群一線股

針對台股AI概念股目前漲多修正,出現異音,鍾國忠認為,AI是未來大趨勢,產業持續向上,並非泡沫,可在股價處於低檔時適度布局。其中,有殖利率保護的個股,最能受到資金青睞。

鍾國忠看好的AI一線股,如廣達(2382)、英業達(2356)、建準(2421)等,過往長期穩定配發股利,未來AI所貢獻的營收相對占比高。像廣達為例,近2年現金股利合計共配12.6元回推股價,近2年殖利率約有5%以上,略高於定存,除非AI產業趨勢轉弱,否則值得持有以等待未來長線的成長力。

2、低基期出口概念股

美國升息有望進入尾聲,美國聯準會(Fed)明年若啟動降息,新台幣將從貶值趨勢轉為升值,因此鍾國忠將眼光投向今年低基期的出口導向傳產,如高爾夫球、自行車、工具機等。由於今年消化庫存,營運表現不如過往,明年股價可望反映其復甦,將能減少匯兌因素對出口的負向影響。

而鍾國忠看好的標的有自行車業龍頭美利達(9914)、工具機產業的亞德客-KY(1590)與上銀(2049)。

3、內需集團股

法人除了有台積電(2330)等大型權值股作為標準配備以外,要在績效做出差異化,多半會瞄準題材類股,或是集團概念股布局,投資人有機會跟著法人順風車,把握年底前最後一波行情。

特別是,因年底有大選、集團則有作帳等行情,內需集團概念股會成為法人操作族群之一。鍾國忠建議,可從獲利穩健的亞東集團、中信集團挑選個股。其中,亞東集團的裕民(2606)未來若美元有回檔而推升物料行情,會明顯受惠故具吸引力;而台塑集團和長榮集團因產業與原物料行情連動較高,也是可以選股布局的族群。

至於法人籌碼如何掌握?鍾國忠觀察,投信在近1年採「高出低接」操作的績效表現,相對外資、自營商來得亮眼,如今投信在1萬6,000點左右一路買進,其布局的個股或產業族群也值留意,例如近來先買京元電(2449)、後來買日月光投控(3711),都是看好生成式AI需求,讓先進封裝及測試廠受惠,也成功拉出股價一波漲勢;而近期則是買進台燿(6274)、台光電(2383)及聯茂(6213)等銅箔基板(CCL)廠,投資人不妨多留意投信買進的個股產業族群性,更可提高勝率。

4、泛地緣政治概念防禦股

今年以來,兩岸關係趨緊,軍工概念股開始受到注意,不過該類股沒有高殖利率,故鍾國忠將目光轉向既受惠新台幣貶值、地緣風險等題材,又有股息保護的強固性電腦類股。像是神基(3005)、茂訊(3213)、融程電(3416),獲利一致性高,且即將進入第4季的產業拉貨旺季,以目前價位來看,殖利率約在5%以上,可能因此吸引法人布局。

展望明年,整體操作有無特別留意之處?鍾國忠認為,疫後相關受惠股或今年的綠能概念類股等,因基期關係,一旦營收年成長趨勢不在,股價很有機會轉弱,務必先做減碼。

延伸閱讀

台積電19日法說 聚焦六重點…將左右台股本季走勢

台股AI領軍 軋空行情啟動…台積、緯創等強勢表態

投信連42買 狂敲1,254億

四外資看台股按讚AI鏈 看好創意、世芯、聯發科等

相關新聞

如何成為股市贏家?Q4布局台股 專家看好「這4族群」

美股輝達(NVIDIA)掀起全球AI(人工智慧)應用熱潮,帶動台廠供應鏈股價大漲,更推升今年加權指數最高攻至1萬7,463點,卻因外資逢高持續減碼,令台股失守萬七大關。

AI戰局亂 如何調整投資策略?

中美戰場2025年延燒至AI領域。1月20日就在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投資5,000億美元大搞人工智慧(AI)基礎建設的隔天,中國AI低成本模DeepSeek問世,一時之間全球市場震盪。

62%年輕族群都選擇的理財工具

近年來台灣被動型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ETF)投資市場蓬勃發展,規模已躍居亞洲第3大,成為過去5年來全球成長最迅速的ETF市場。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與中山大學財管系最新的投資意向調查,高達62%的20歲至29歲年輕族群會選擇投資ETF,比率超過投資股票。另外,中國信託銀行發布《2024臺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也發現ETF已超越儲蓄險,尤其是年輕族群更是接近5成,顯見ETF已成為民眾投資與理財的重要工具。

陸股上「牛背」?

看好陸股的呼聲再次響起!過去半年,國際資金陸續轉進估值相對偏低的中國股票,從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買到香港掛牌的國企股。亞洲外資買超陸股金額甚至連續3個月超越近2年最被外資青睞的印度股市,港股短線(3個月、半年、1年)漲幅因此拿下亞洲冠軍,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近1年漲幅更達台股漲幅的2倍。

創辦人領軍 長期績效勝大盤

近年來,瘋買美股的國人不斷激增!根據證券商公會統計「海外複委託有效開戶數」,從2022年379萬8,100萬戶,在2024年底達到近590萬戶;而複委託全市場交易更火熱,2024年全年交易金額高達超過7兆8,300億元、年增率近75%,創下歷史新高。在其中,投入美股市場的資金就獨占逾7成之多。

用高息型ETF 打造月月收息組合

因應近年來高息型ETF的百花齊放,《Smart智富》「真.投資研究室」推出《人人都能學會靠高息ETF年年加薪全圖解》,其中不僅帶領股市新手認識ETF基礎概念、分類與投資眉角外,更針對具代表性與討論度的人氣高息型ETF進階介紹,並加入獨家的「峰哥點評」,讓你輕鬆掌握每檔標的的重點攻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