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恐成六都唯一未出席520總統就職典禮首長 侯友宜:給予祝福

太倒楣!愛車進廠維修 試車遇事故才知老闆沒駕照…網嘆:申訴難解決

Toyz即將入獄「直播一半接警方來電」 友曝抱媽媽痛哭畫面

帶長輩旅行不再頭痛!「加上祖父母」的度假為何愈來愈受歡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田孟心】

小家庭旅遊退潮!與祖父母、孫子、其他親戚一起旅行的模式正在蔚為風潮。該如何有一場讓所有人都舒服的歡樂假期?

現在在機場或入住酒店時,可能會注意到愈來愈多這樣的旅行團:年幼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祖父母,有時候還有其他家族親戚參與其中。

這樣的場景在過去數十年是很少見的。歷史學教授魯格(Susan Rugh)指出,20世紀的典型家庭度假,通常都是核心家庭,由爸爸、媽媽與他們的孩子組成,祖父母或其他親戚很少參加。

然而研究表明,現在更多的家庭傾向多代旅行。紐約大學今年的一項調查顯示,55%的受訪者正計劃一次涵蓋多代家庭成員的旅行,比前幾年顯著增加。

Airbnb的一項調查也顯示,有18歲以下孩子的家庭中,34%會帶祖父母一起度假。飯店們正在應對旅客對連通套房的要求。

多代家族旅行,甚至改變了旅行的目的地與方式。例如適合一大家子一起放鬆的海灘度假變得更盛行,而不是需要走很多路的城市探索;一些家庭活動如一起在木屋裡烹飪,比參觀知名古蹟景點更熱門。

大家庭旅行的原因

多代家族旅行有幾個解釋,首先,如今的祖父母在晚年生活中保持健康,讓他們比前幾代人更有精力去旅行。

此外,在世界一些國家如美國,多代同堂變得普遍。大約18%的美國人現在與至少兩代的成年親屬住在一起,這個比例是1971年的兩倍多。

「某種程度上,美國人與祖父母一起旅行不僅僅是為了與他們共度時光,而更可能是他們本來就住在一起,」《大西洋月刊》分析。

另一種可能原因是更有效率地利用時間。如今人們的工作較上個世紀繁忙,工作者的假期天數減少了,因此人們或許想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而盡可能讓多一點人參與到僅有的假期中。

疫情也是近年多代旅行更蓬勃的一個重點原因。旅遊公司Virtuoso全球公共關係副總裁貝勒斯(Misty Belles)指出,「疫情期間人們失去了相聚機會,現在大家正在彌補過去幾年缺乏與親人相聚的時光。」

多代旅行,如何讓所有人都開心?

家族中的多代成員一起旅遊,能讓人與親族聯繫,特別是幼齡孩子有機會與堂表兄弟姐妹社交玩耍,並與祖父母更親近,是十分珍貴的體驗。然而,不同年齡層的需求有所差異,也可能帶來壓力。一些棘手的話題也隨之而來,像是旅費支出該由誰買單。

《紐約時報》訪問旅遊規劃專家,列出以下大家族旅行技巧:

至少提前6個月開始規劃:家族成員應該在旅行前半年左右開始協調孩子們的學業與大人們的工作假期,並訂定最大公約數的行程

不用非得整家族人一起飛行或搭車:要讓所有成員都坐到同一班飛機或火車很棘手,可以考慮小組移動再於目的地會合

大家可以一定程度「各玩各的」:在每天的行程中,可以規劃一個交集行程,例如上午一起做某件事,下午讓不同年齡層或興趣的家人分散進行自己喜歡的行程

不追求玩太多景點與活動:對孩子們而言,「在飯店玩」就是一個很有趣的行程,可能比搭車3小時去看名勝來得有意義,長輩也可以得到更多休息。因此中壯年成員要有意識不該將行程塞得太滿

討論分攤費用並表達感謝:家庭應該提前討論如何處理財務問題,無論是訂機票、住宿,到購買雜貨等等。如果有一個慷慨的長輩為大家買單旅費,專家建議其餘成員可以分攤每日餐飲費用來回饋

注意所有人的特殊需求:不同世代的健康需求不一樣,主要規劃者需記得成員們的身體狀況,例如需要輪椅或口罩。如果有些家庭成員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也應多加考量他們的需求安排行程。

(資料來源:The Atlantic, NYT, Vogue)

【延伸閱讀】

為什麼愈來愈多成年子女在疏遠父母?

是一種修行,更是不想有遺憾!我跟父母收錢,帶他們去旅行

為什麼子女只在有需要錢時才找我?專家傳授應對之道

與子女的關係,是一種緣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90秒的奇蹟」 日航事故為何能夠全員成功脫逃?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貧富差距擴大 租稅大砲曾巨威:所得稅、證所稅都難救…要靠名牌包

台灣貧富差距真相是,有錢人靠錢滾錢,只繳少少的稅,讓全國財富不均更甚所得不均。但前立委、財稅大老曾巨威卻說,證所稅重徵無望,稅改要靠營業稅。為什麼?

焦慮中產!年薪百萬工程師不婚不生不買車:怕有意外我就掉下去了

台灣中產階級為何受壓迫?員工分不到經濟成長果實,「我感覺離有錢人愈來愈遠…,」結婚11年只出一次國的文科媽媽,擔憂兒子選錯行過更差;即使在科技業年薪百萬的工程師,也為未來發愁。

「不學就會死」的X世代 為何面臨愈來愈嚴重的年齡歧視?

「抱歉,你資歷『太豐富』」「不好意思,我們需要數位原生代的員工」,各式各樣針對年齡而來的荒誕刻板印象,正造成X世代(44-59歲人士)的轉職困難。根據美國調查,職場年齡歧視情況每年創新高,Gen X和企業該如何因應?

台股基金績效遠勝ETF!專訪「鉅亨買基金」總經理:ETF是白飯 基金是炒飯

00919、00940等高股息ETF,掀起資金瘋狗浪,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台股基金表現其實遠勝ETF。《天下》專訪民營第一大基金公司「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以下是他為投資人解析,挑對台股基金,為何賺比較多?又該如何做基金和ETF的資產配置:

消防、護理、教師 為什麼愈「社會奉獻」的職業愈易受剝削?

為什麼在多數社會裡,那些確保眾人安全、健康、培育人類後代的職業角色,往往低薪、血汗?美國研究人員好奇這個現象,發現了「英雄稅」的真相——「無私」的標籤,讓工作者啞巴吃黃蓮。

把定存拿去炒股 理財作家:我大錯特錯

住在美國德州的自由撰稿人西森(Jennifer Sisson)主持播客節目《媽媽的理財地圖》(Mama's Money Map),致力幫助家庭主婦實現財富自由。她最近分享一項令她後悔不已的錯誤理財決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