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屏東憲兵隊士官長 空軍基地內騎車摔入水溝身亡

全球Top 15高階手機排名還是蘋果霸榜!這台舊iPhone狠甩華為小米

2023年最佳航空公司排名出爐!長榮第8、冠軍是「這一家」

世界最高燈籠、巨型建築共演 2023台灣燈會團隊:要做只有台北做得到的事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文 歐陽辰柔】

前幾年的台灣燈會口碑太好,讓人好奇今年回到資源最豐沛的首都台北,能否更加突破?這一屆沒有無人機,沒有框限起來的觀賞區域,燈會打散在街區之間,從出沒馬路邊的大小作品,到挑戰雙建築共演,都是為了讓城市發光,城市才是主角。

這不僅是疫情後第一場國際級的大型活動,也是台灣燈會睽違23年再度回歸台北。相較其他縣市多半在空曠的地點舉辦,今年不選擇老地方中正紀念堂,而是首度前進繁華的台北信義區和東區。

「我們要做只有台北做得到的事,」光源台北總策劃張漢寧表示。2019年他操刀的屏東燈會爆紅,吸引千萬觀賞人次,就是活用大鵬灣的地勢,打造首度臨海的台灣燈會。

循著光源,感受台北城市場景

也因此,從四四南村一路經過北市府、國父紀念館、松山文創園區,再到整條東區商圈,隨處都能看見作品。燈會和街道融合為一,可以去商場逛街、餐廳吃飯,同時感受到燈會就在身邊,和過去得專程前往某一特定區域內賞燈的感覺截然不同。

舉例來說,如果搭捷運到忠孝復興站,很快就會注意到有一隻超級巨大、亮著橘光的兔子,彷彿穿牆而出般地出現在百貨公司正門。國父紀念館捷運站,則有一隻白胖的光兔直接趴在出口站體的上方。忠孝東路的周邊店家,從酒吧到髮廊,都有相呼應的藝術創作。

原本入夜就黑漆漆的松山文創園區,池水變亮了,一座由Bito甲蟲創意和必應創造聯手打造的裸眼3D動畫方盒出現在廣場中央,吸引民眾紛紛掏出手機錄影。跨越馬路便抵達主燈,藝術家李明道(Akibo)從台灣去年強勢的晶圓產業獲得靈感,創造出一隻穿著粉紅色盔甲的科技兔,等待點燈時的雷射光束喚醒心跳,帶來歡樂大秀。再下去的市府廣場,還有一系列職人手作的傳統燈飾,街邊也能看見親子共製的可愛燈具。

就像一場連綿不斷的慶典,走完這一區,又看見前面還有下一區,不知不覺走上好幾公里。

這是今年台灣燈會的特色:以光源為引,實則引導大家徒步感受城市場景。沒有誰是超級主角,所有作品的任務,都在點綴夜晚的街區。

馬拉松三部曲,聖誕節就啟動

為了讓賞燈更有層次,張漢寧也挑戰了建築的連動式光影共演。展會期間,主燈科技兔的表演秀會和台北101大樓共同演出。其他時段,101大樓和台北市政府,每半小時也會呈現一段6分鐘的連動式光影共演。

「你可以想像,這是全世界最高和最大的兩座燈籠,」張漢寧比喻,並指出能做這種巨型建築的共演,是台北獨特的優勢。101煙火大家都熟悉,但這次演出不再限於一瞬,加上首度嘗試四面光雕投影的北市府,宛如長達半個月的跨年活動。「這次的表演,從聖誕節就開始了,」操刀台北101煙火十年的十聿照明設計總監賴雨農說。

建築共演,考驗的是技術。一個是101大樓本身的燈光和煙火,另一個是從四周大樓打回台北101的雷射燈,必須同步運作。但兩地距離太遠,單一電腦無法招架,只能分成兩個團隊,分別在101大樓和北市府操作電腦,兩邊一起倒數321,同時開播。

天氣依舊是考驗。外掛的LED燈網不適合風吹雨淋,何況方向朝北,更加速損壞。今年特別加上透明塑膠套當雨衣,並加強橫向連結,然而從聖誕節一路到燈會,LED燈還是幾乎都得換過一輪。

跨58層樓的高空作業挑戰

置換是大工程,來到總控台位處的58樓,從避難平台的縫隙看下去,已經令人腿軟。師傅們卻老神在在,在能俯瞰周圍任一棟建築的高空中,執行檢修作業:兩組人相隔8層樓,一放一收,把燈網慢慢收捲,再換上新的,或把被強風吹反、吹歪的部份調正。這種維護動作,每天都得重複。

一切完美就位,入夜後,就能看見101大樓的白兔現身,和北市府的吉祥物熊讚,在建築立面上同台,隨後帶出市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成為整場燈會最溫馨也最高挑的光之背景。

沒有絢麗的無人機作為萬眾矚目的主角,今年的台灣燈會,更像許多小驚喜的串聯,散布在繁華的街道之間,讓夜晚更有魅力,漫步更有樂趣。

【延伸閱讀】

2023台灣燈會「光源台北」全攻略,兔年提燈怎麼領?

67歲退休主管,種菜2個月就放棄田園生活 重返工廠「找樂趣」

前台大教授失業2年,從小助理爬上企業教練:我學會把腰彎下來

讓麥可傑克森喪命、韓星被判刑 致命麻醉藥「牛奶針」是什麼?

獨家專訪》稱霸台灣泡麵50年!統一食品部長:吃泡麵要像接吻一樣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現代汽車做對了什麼? 馬斯克讚:做的很不錯

《華爾街日報》分析,現代汽車在去年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廠,銷售6百85萬輛汽車,只落後豐田(Toyota Motor)和福斯(Volkswagen);而目前現代也成為美國市場第三大的電動車廠。

防疫險、解約潮燒出營運大洞 2023兩千大調查:全台15家金控11家衰退

全球升息、股債重摔,去年台灣金融業總獲利,比起前年腰斬。最大關鍵是,金控雙引擎之一的保險業,防疫險幾乎吃掉所有獲利,由盈轉虧。未來還很辛苦,新時代會是什麼面貌?

2023營運績效50強:高爾夫衝榜首!疫情餘韻後 分析師看好這類IC

2022年台灣遇上疫後經濟大亂流,不只台股走過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的最大跌幅,《天下》兩千大企業中,營收衰退家數也比2021年多出360家。但動亂中,仍有企業站穩腳步。疫情下,連燒3年的半導體族群,依舊盤據《天下》「營運績效50強」最新榜單。

中捷悲劇不是特例!營造業職災死亡居冠 工地為何比工廠更常出意外?

台中建案施工意外砸中捷運釀成1死10傷悲劇,回顧過去10年統計數據,營造工程業職災死亡人數七度居冠,高過有3倍多從業人數的製造業。我們能避免意外繼續發生嗎?

王品切青菜蘿蔔子公司變小金雞 挑戰營收3年翻9倍

對一般餐飲業來說,供應鏈通常用來支援第一線分店需求,是後援單位。然而,王品轉投資的供應鏈子公司萬鮮,卻被董事長陳正輝視為策略的核心,具備攻擊能力的要角。

Nike、愛迪達製鞋靠這間隱形冠軍 台灣老牌鞋機廠轉型功臣:一隻病毒

這4年,老字號鞋機廠鉅鋼機械氛圍很不一樣。總經理陳璟浩在意外中接班,竟碰上一隻癱瘓公司系統的勒索病毒,卻加速他數位轉型大計,更為老牌公司注入新活水,一次解決管理效率、世代交替問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