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20將卸任…游淑慧:蔡英文故意點3把火 要賴清德收拾

范逸臣「意見不同就撲下去」遭炎上 紀曉君道歉文釣出鍾佳濱

一周數位爆報/Sony旗艦機Xperia 1 VI搶先預購!Google I/O聚焦AI

消基會稽查市售鱈魚五成「假」 食藥署曝近2年稽查結果

林金富表示,俗稱的「圓鱈」其實是「鱸形目」另稱為智利海鱸;俗稱的「扁鱈」則是「碟形目」也稱為大比目魚,並非鱈魚。圖/食藥署提供
林金富表示,俗稱的「圓鱈」其實是「鱸形目」另稱為智利海鱸;俗稱的「扁鱈」則是「碟形目」也稱為大比目魚,並非鱈魚。圖/食藥署提供

消基會3月於新北市、台中市傳統市場、量販店及網路電商,購買品名為「鱈魚」的樣品4件,經魚種測試發現有2件並非鱈魚,半數有「魚目混珠」情形。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近兩年餐飲業稽查結果,1740家次中查出8家次違規,皆因標示不符裁罰,共計裁罰31萬元。

消基會今舉行記者會指出,抽檢4件鱈魚樣品中,3件生鮮,1件為加工樣品,樣品經DNA萃取後進行魚種鑑別,發現2種與標示和宣稱內容不符。其中一款品名標示為「格陵蘭鱈魚」、一款商家口述是「鱈魚」,鱈魚魚種鑑別結果均為陰性,恐違反《食安法》第28條標示不實。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這2件「混充鱈魚」的商品與其他鱈魚商品相比,價格只有8分之1。

林金富表示,食藥署110、111年進行餐飲業者稽查,共稽查1740家次販售鱈魚的業者,其中1732家次合格、8家次因標示不符合實際品項違規。違反食安法28條標示不實,依照同法45條可裁罰4萬至400萬,其中7家罰款4萬,1家則因為資本額低、非蓄意違規,依照行政罰法酌減罰鍰為3萬元,總計裁罰31萬。

林金富說明,各地方衛生局稽查時,多是將圓鱈、扁鱈標示成鱈魚,明顯與規定不符,由於鱈魚若切片後可能辨識不易,現場若無法辨識,就會取得樣本後回到實驗室「Real-time PCR」進行儀器檢驗,只要幾個小時就能取得結果,比傳統檢驗的幾天還要快上許多。

對於消基會查驗後5成標示不明的魚目混珠結果,林金富表示,衛生局稽查全國各地,後合格率其實高達99%以上,由於不清楚消基會的抽驗、檢驗方式,會再索取資料後,並由區管中心研議是否將擴大後市場稽查,將傳統、超市等通路都納入稽查範圍。

林金富也提供鱈魚的分辨方式,俗稱的「圓鱈」其實是「鱸形目」另稱為智利海鱸;俗稱的「扁鱈」則是「碟形目」也稱為大比目魚,依規定只有「鱈形目」的鱈於能夠標示為鱈魚,其餘則只能標為「智利海鱸、大比目魚」或加註「俗名:圓鱈/扁鱈」。

消基會 衛生局

延伸閱讀

泰國山竹檢出3款違規農藥 邊境遭攔逾23萬公斤越南米

又有食品被檢出環氧乙烷 美國進口調味料「超標相當多倍」

美國調味劑驗出致癌物「環氧乙烷」孜然粉22項農藥超標

進口美日泰水果農藥超標 遭邊境攔截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永豐化學造假被停業 醫院輸液告急

市占逾七成的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屢次違規,日前因展延許可證時,被發現實驗數據造假等,遭到食藥署勒令停業,...

聯經慶祝50歲 邀10作家開講

為慶祝成立五十周年,聯經出版公司以「聯結的力量」為主題,籌辦論壇,請來十位不同領域作家各自談述觀點,希望藉由知名講者的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