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遺產繼承鬧糾紛!《民法典》讓婆媳關係現原形、「第一順序繼承人」是關鍵

台灣人民在大陸的遺產適用中國大陸《民法典》。 示意圖/ingimage
台灣人民在大陸的遺產適用中國大陸《民法典》。 示意圖/ingimage

李永然律師

一、前言

由於兩岸交流日漸頻繁,台灣人民於中國大陸發展的人數也隨之增加,其中部分台灣人民與大陸當地人民結婚或在大陸置產,日後衍生關於在大陸繼承之相關糾紛。

台灣為因應接踵而來的法律問題,遂於民國81年7月3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及由總統府頒布《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希望藉此立法規範,而以務實及承認兩岸為兩個政治實體之態度,推動一連串涉及兩岸事務之機制及處理原則,以奠定處理兩岸不斷發生之事務,尤其在不涉及政治問題之私法關係法制化工作,建立一套完整制度以作為交流基石,筆者謹從法律觀點就台灣人民在大陸繼承可能遭遇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探討。

本文出自《借名登記、信託與家族傳承規劃法律手冊》
本文出自《借名登記、信託與家族傳承規劃法律手冊》
由於台灣人民在大陸的遺產適用中國大陸《民法典》繼承編的規定,且亦涉及《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以下謹逐一予以探討。

二、中國大陸《民法典》繼承編所規定繼承權的主體與順序

大陸《民法典》繼承編對此一問題的規定與台灣《民法》繼承編的規定有所不同。

依大陸《民法典》繼承編第1127條第1款將遺產繼承的順序規定為兩個順序,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姊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所謂繼承權的主體,是指依法享有繼承權的人,亦即繼承人。

而依大陸《民法典》規定,繼承人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法人或其他組織,其需具備的條件(註1)如下:

須有繼承能力;

須未喪失繼承權;

須依法參與法定繼承或者遺囑繼承。

大陸《民法典》繼承編第1127條第1款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因此,大陸《民法典》所規範的法定繼承人如下:

1.配偶: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2.子女:大陸《民法典》繼承編第1127條第3款規定:「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但大陸《民法典》繼承編第1129條還例外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3.父母:大陸《民法典》繼承編第1127條第4款規定:「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因配偶與父母同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如遇上婆媳關係不佳時,致台商之配偶於繼承時會衍生相關糾紛。

4.兄弟姊妹:大陸《民法典》繼承編第1127條第5款規定:「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

5.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大陸《民法典》繼承編第1127條第1款第2項規定:「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即祖父母與外祖父母與兄弟姊妹同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本文作者為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家族傳承法律事務中心創辦人)

台商 遺產 遺產稅

相關新聞

餐廳缺工業績不斷下滑…管理出問題留不住員工! 職場老鳥:募新血外更要想辦法培育、留才

營運主管管理不彰、用人無度,才導致人才短缺,並非人資招募進度延誤。

醫師是高薪職業? 金融股肥羊「一年2千多萬」:炒股賺的…收入微薄到可笑

很多人問本肥羊醫師,年收入多少,一年大約賺2350萬,今天大約賺100萬,最近幾天都是100萬,100萬的賺,但這些都是炒股賺的,不是當醫師賺的,醫師的收入,微薄到令人可笑。

同事「故意撈過界」影響業績...該向上司反應嗎?作家剖析:主管默許

同事老愛踩線,老闆隔山觀虎鬥在想啥?職場很多「不小心」的過界,通常是同事有意為之、主管默許。

金錢不再是成功唯一指標!作家提1論述:定義會過時、自我實現才重要

沒人不想成功,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了,人生就幸福了。但是,成功到底是什麼呢?我曾在臉書看到一則貼文,年薪700萬的外商主管,要開一個「百萬年薪衝刺班」,希望學員複製他的成功。他大方公布過去10年的薪水漲幅為噱頭,根據他的描述,剛畢業的月薪28K,將近30歲時,跳槽到外商,月薪超過18萬,年薪超過700萬。文末還附上一句頗具侵略性的hashtag:「用薪水打臉看不起你的人」。

年過30歲還不知喜歡什麼工作怎辦? 過來人「熬」:能獨當一面時再來否定

已經30、35歲,換過很多工作,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該怎麼辦?

5個人生體悟到了35歲才明白!他點關鍵慶幸沒有成為「討人厭的大人」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我35歲的「5個人生體悟」,仔細想想,人生能有幾個35歲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