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偉哲七股西寮勘災 受災戶陳情竟遭阻「連問問題的資格都沒有嗎」

吃優格幫腸道養好菌 營養師提醒乳製品發酵食物最怕添加1物

CNN點名台灣遠洋漁船虐待移工!被迫「牙籤剔骨」慘況曝

台積電助漲房價「情侶急合資買房」過來人一看登記方式都搖頭

一對情侶打算共同合資買房,並將房子「共同登記」在兩人名下引發網友們討論。 示意圖/ingimage
一對情侶打算共同合資買房,並將房子「共同登記」在兩人名下引發網友們討論。 示意圖/ingimage

台積電所到之處各地房價不斷上漲,一對情侶就是因為看見這樣的抬升威力讓他們下定決心要先買房。近日一名台南網友在Dcard上以「情侶買房 產權問題」為題發文表示打算合資購屋,最後選擇用「共同登記」的方式保障雙方的權益,但也引發網友們不同論戰。

po文的網友說,她和男友決定買預售屋共同登記,打算交屋前登記結婚。「產權登記(含頭期和房貸)、預告登記:女方持分1/3、男方2/3」。房貸部分則是用男生名義貸款,女方當保人。

她好奇問說,自己跟男友都是公職,「不知道這樣銀行房貸會不會比較寬鬆?」她透露可以談到貸款8成、5年寬限期、房貸30年,並用男友名義設定房貸,她再每月轉帳給他。

她認為不管是分手或未來離婚,都有一方想賣一方不賣的問題,因此雙方「共同持有比較有保障。」缺點則是用掉雙方的土地增值稅或是未來要贈與給某方時會有稅務損失。

另外,她也擔心男生將來若拿房子去抵押借款,房子會不會被法拍?如果先在預告登記上面做註記,雙方都不能拿房子抵押,是不是可以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

文章底下有網友說看過很多悲慘案例,「通常買房後就分手了,別問為什麼?這就是共同買房的魔咒」、「不要隨便當人家保人,萬一分手,房子別人的,債務變妳的」、「情侶不要一起買房,結婚再買,不然後續問題很多。」

還有人指出,若無法律上夫妻名義,銀行對於第三人為何要當保人的認定標準不一。更有過來人分享經驗,「產權登記一人名下就好,否則雙方都會失去首購優惠」、「2個人登記等於同時佔用名額,到時重購退稅,2人名額變1人」、「名字掛一個人身上就好了,另外再擬定一份契約,按出資比例計算產權持有比例,出售、出租、修繕、房貸都必須要按比例均攤。」

台積電

延伸閱讀

職軍35歲「博士畢業」跳科技業年薪有150萬嗎?過來人:進台積至少2倍

王品旗下2餐廳食安出包 醫推測:恐是員工抱病上班擊沉公司

關公刺青變繽紛!女孩作業直接「畫爸爸」 網好奇:怎麼交出去?

個性超固執!「3星座」一旦倔起來誰都說服不了 金牛聽不進人話、牡羊很氣人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景點全都要走一輪!她不解「有錢人出國1舉動」 全場秒懂:我也是

你出國時會把所有知名景點都走一遍嗎?一名女網友分享,觀察身邊幾位富裕的同學,每次出國都顯得非常隨意且從容,不像自己總狂查資料且排滿行程表。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她愛用淘寶購物「台灣的半價」 內行人推另一電商:更便宜

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網路購物已經成為現代人消費模式的主力,電商平台也看中商機,積極搶攻這塊大餅。有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習慣在淘寶買東西,價格便宜,還不會被台灣的中間商抽成,貼文引起兩極評論,還有人推薦另一個電商「拼多多」。

飯店棉被為何都要塞床墊下? 房務人員現身釋疑「真相超簡單」

出遊住飯店,你是否有發現通常棉被都塞進床墊下面?有網友對此感到好奇,發文詢問為何棉被不自然放著就好,反而要塞進床墊下,到底有什麼原因?貼文引起不少討論,甚至還有不少房務人員出面解釋。

惡魔果實?剖開西瓜見詭異螺旋紋路 內行人急勸:不要吃

每到夏天,許多人都會吃西瓜來消暑解渴,不過之前有位女網友在好市多買了一顆西瓜回家,剖開後卻發現果肉呈現奇特的紋路,彷彿就像日本知名動漫《航海王》裡的「惡魔果實」,內行人一眼秒懂出了什麼狀況。

游牧生活?房價太貴她想「住車上」 網提不便處:沒比較省錢

面對高房價,住在車上是否也是個好選擇呢?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在高房價的現代,她考慮買一輛車,住在車上,再利用健身房洗澡,就可以生活了,對此,不少網友列舉出住在車上的不便之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