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起飛3小時備降!洛杉磯飛上海航班「機長忘帶1物」 乘客滯舊金山數小時

連鎖豬排店「小強」餐桌爬竄…至少罰3萬 苦主:店員徒手抓挺猛

柯文哲政治獻金 李文娟、端木正不服「手機報到」監控8月抗告被駁回

男嫌鄰居太吵持刀殺人 房產專家教2方法「調解噪音問題」

房產專家透露,若遇到噪音問題,建議先找管委會,不要直接找環保局。示意圖/ingimage
房產專家透露,若遇到噪音問題,建議先找管委會,不要直接找環保局。示意圖/ingimage

高雄市苓雅區今(15)日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一對夫妻倒臥在14樓的客廳,2位孩子當場目睹父母遭砍死,據了解,案發前他們曾經與13樓的吳姓鄰居噪音問題發生爭執,目前警方已找到吳姓嫌犯。此事件引發社會譁然,房產專家也指出「噪音是造成鄰里不和睦的常見因素之一」,他建議2作法可調解噪音問題,對擔心有噪音問題的購屋族,也有4方式來避免。

房產專家何世昌在臉書表示,如果上下層樓爭執噪音問題有2項建議,先找管委會,找管委會是要作紀錄、當個公正的第三方,同時管委員可以當緩衝,兩造避免直接衝突,也不是要管委會幫忙排解糾紛,有這種想法都會大失所望,因為絕大部份管委都沒法幫你們處理爭議。

第2建議是找專業機構來作檢測,不要找環保局,先投訴環保局就先破壞鄰居情感了。建議可以找領有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頒發的「公私場所噪音狀況檢查或鑑定人員訓練合格證照」的人員來做檢測,畢竟大多數人會以為「我家的噪音肯定是樓上那一戶」傳下來的,可實際上並不見得如此。所以,找專業人員來檢測噪音究竟從何而來很重要,不然永遠怪錯人、找不到事主、解決不了問題。

針對擔心噪音問題的購屋族,或是擔心製造噪音影響樓下的住戶,可以有4種方式,第1是「購買新建案」,因為內政部已修正「分戶樓板之衝擊音隔音構造」,將舊規定的78分貝下調至58分貝,並於2021年元旦起實施。但消費者要注意,不是所有新建案都適用這項規範,如果要買到上下層隔音效果較好的房子,可以選擇「2021年起取得建築執照的預售屋」。

第2是「挑選中空樓板的大樓」,因為中空樓板是在樓板的鋼筋結構網中放進保麗龍球,然後再澆灌混凝土;由於加了保麗龍球比一般純鋼筋混凝土輕,所以樓板厚度比較厚,再加上保麗球布置成蜂巢結構可減緩聲音傳遞,因此不僅能有隔音之效,還具備隔熱效果。不過,中空樓板的隔音效果並不出色,期待太高的話可能會很失望。

第3是「加裝木地板」,多數人家中地板是鋪設磁磚,隔音效果不佳,但若加裝架高的木地板,可以減緩聲音傳遞,隔音效果會意外的好。有的人會不太放心,木地板下再加裝隔音墊、隔音棉,架高空間再灌發泡劑,我是覺得沒有必要、不建議這麼做,除非樓下鄰居對聲音極度敏感才要做得如此徹底。

第4是「鋪隔音墊」,現在隔音墊廠牌百花齊放,消費者有非常多的選擇,但建議有預算的話,儘量購買無毒性、雙黏貼的隔音墊,廠牌也要慎選,不然容易造成地磚「膨拱」。

噪音 管委會 鄰居

延伸閱讀

台北女生比較正?他好奇「北漂仔都這麼說」網曝與這點有關

這句「大陸用語」台灣人超愛用?網友搖頭:文化入侵難阻止

統一發票冷知識!每期「藏錯字」防偽 網友直呼:好心機

天生富貴命!這「四」生肖女最容易變富婆 婚後享「少奶奶」命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好市多又出現神品!他買「日本西點禮盒」追劇回神後半盒吃光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裡面販售的商品包羅萬象,民眾也時常在裡面挖到寶藏,日前有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裡面分享自己買到的零食,吃過之後讚不絕口,引起一票贊同聲浪,還稱是過年送禮好選擇。

酒醉被撿不攔?她心寒好友「看戲不救」 網兩極熱議:擔心多管閒事

喝醉被帶走,好友該不該攔?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布貼文討論,和好友相約夜店、酒吧喝酒,喝醉時朋友明知道自己有心儀對象,卻放任爛醉的她被別人帶走,心寒的原PO坦言「覺得很無言」,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喜歡的人解釋。

妹子上班午休「打呼還放屁」喊崩潰 過來人安慰:大家會裝不知道

在辦公室打呼怎麼辦?一名女網友在Dcard求救,因為性格容易緊張,導致熟睡時常會打呼。在公司午休起床後發現嘴巴很乾,推測應該是因為打呼,可能還放了屁,自己是一個外表精緻的小女生,卻在辦公室打呼又放屁,越想越崩潰的她詢問網友有沒有類似經驗談可以分享。

浴巾多久洗一次才對?網曝慘痛經驗「醫生說別放這」:當心長疹子

浴巾多久洗一次?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起討論,以「大家毛巾浴巾多久洗」為題發文,表示自己的頻率大概是一週洗一次。近日發現朋友們有些是天天洗、有些人居然沒有規律,好奇廣大網友們的情況又是如何。

幾歲才能自己走路上學? 網曝2重點:難讓人放心

前陣子,林口一名小一女童因與家人錯過,自行從學校返家後,時隔5小時才被發現,當時動員眾多居民幫忙尋找,所幸最後圓滿落幕。就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發文,好奇有多少人從小一就自己走路上學,引發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