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昔欲武力鎮壓紅衫軍? 陳水扁:完全胡扯瞎掰

南韓下周上川普關稅談判桌!韓媒曝美國主動聯繫 雙方陣容曝光

巴金森氏症

長輩防跌確保居家安全還不夠 從3面向保命別忘提升肌力

根據國民健康署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每6名長者中就有1人曾經跌倒,每12名長者中就有1人因為跌倒而就醫,且國人跌倒大部分發生在室外,但65歲以上長者較常發生的地點則是室內。而在衛生福利部2...

聯合報

夜裡玩魷魚遊戲?6旬翁尿急 卻因這病變「木頭人」尿褲子

夜間尿急,60多歲張先生起床後急忙走向浴室。然而,他僅行走幾步便如同被釘住一般無法移動,狀似「一二三木頭人」,隨後褲襠潮濕,尿液已不受控制地排出。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吳瑞美表示,中晚期巴金森症患者經...

生活

53歲罹患巴金森覺得人生完了 她靠這些事與病共處15年

今年68歲的麗玉姐,走路稍微緩慢、身體向前微傾,外表看起來只是一般的老化症狀,其實她已經與「巴金森氏症」共處15年了。經規律服藥、規律運動習慣,尤其是參加太極拳、瑜伽、歌唱班、職能治療,生活能力維持...

生活

橘世代/治療巴金森症 運動很重要 服藥切忌隨性

巴金森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腦神經退化疾病,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指出,此症好發五十至七十歲,年紀愈大愈容易因腦部多巴胺減少而出現症狀,年輕型個案往往因其他原因造成,例如感...

生活

運動很重要 服藥切忌隨性

巴金森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腦神經退化疾病,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指出,此症好發五十至七十歲,年紀愈大愈容易因腦部多巴胺減少而出現症狀,年輕型個案往往因其他原因造成,例如感...

聯合報

從朋友「得來」的巴金森氏症 他和平共處反獲學習機會

疾病是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當重大傷病來襲,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生命。疾病帶來身體的痛苦,更是心靈的試煉;但也因為生病,我們學會珍惜現在。73歲的資深媒體人駱紳有著充實愉快的退休生活,卻遭遇生命中的...

聯合報

癱瘓中奇蹟復原!「武醫」何宗融以中西醫合療自救 也救回重傷馬小弟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兼中醫部主任何宗融,是台灣醫界推動中西醫合療的重要人物。然而,這位知名中醫見證中西醫合療的神奇,並非始於診間,而是從一場全國比賽讓他癱瘓半年、幾乎要命的重傷開始的。醫界難得一見的武...

元氣網

新春健康計畫/拒當「三等」公民 勤運動趕走病魔

四年前突來身體不適,走路平衡感有異,手指頭偶會顫抖,舉筆書寫常感無力,且愈寫愈小。就醫檢查診斷為初期巴金森氏症,當下晴天霹靂,猶如掉入萬丈深淵。好一陣的抑鬱寡歡,頹唐消沉,幸而有家人的溫馨關懷,自我...

元氣網

健康你我他/拒當「三等」公民 勤運動趕走病魔

四年前突來身體不適,走路平衡感有異,手指頭偶會顫抖,舉筆書寫常感無力,且愈寫愈小。就醫檢查診斷為初期巴金森氏症,當下晴天霹靂,猶如掉入萬丈深淵。好一陣的抑鬱寡歡,頹唐消沉,幸而有家人的溫馨關懷,自我...

生活

中風、巴金森氏症步態不穩 榮陽團隊捕捉系統10秒診斷

腦中風、巴金森氏症常出現步態不穩,卻難以診斷、觀察病情,未來只要走幾步路,無需穿戴任何感測器就能診斷,這聽起來像科幻電影情節,但如今將出現在台北榮總。台北榮總與資策會及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技計畫團隊的合...

生活

閻雲/可能改變醫療保健生態的9件事

年,無疑將會是個醫療變革的關鍵時刻,突破性的科技發展將重塑醫療樣貌,不僅效率提高,還可讓每個人都能更輕鬆地取得或了解他們的健康資訊。未來一年,很可能改變醫療保健生態的幾個重大事件如下:一、 精準醫療...

元氣網

外配未必選擇歸化…差1張身分證 阿妮失明拖累全家

印尼籍「阿妮」嫁來台灣廿八年,她患有糖尿病,五年前因糖尿病併發症發作,導致雙眼失明,因沒有身分證,無法申請居家服務,丈夫要拚生計,無法兼顧照顧太太與小孩,全家頓時陷入困境,為了使用長照,阿妮被迫拋棄...

要聞

巴金森氏症患者手抖前恐忽略「這些症狀」 醫曝男性罹病機率較高

巴金森氏症主要是影響運動功能的疾病,與智力認知障礙的阿茲海默症有所不同,病人經常因為拿筷子、穿衣服手部無法靈活控制、走路不穩跌倒診斷才發現疾病,其實許多患者在運動障礙之前,就已經出現憂鬱等非運動症狀...

生活

黃金舜/善用人工智慧邁向健康台灣

近年來人工智慧快速發展,自2022年11月Open AI發布Chat GPT,讓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進入了全新視野;而今,各類人工智慧工具已迅速進入各類產業領域,協助人們處理...

元氣網

一氧化碳中毒會有後遺症! 醫提醒留意「這病」恐認知退化

最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頻傳,已造成3人死亡、59人送醫。醫師表示,若中毒後有引起的延遲性神經精神症候群(DNS)相關症狀,須定期就醫接受高壓氧治療,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腦部損傷。另有研究證實,治療期間每天...

元氣網

生達製藥6款藥品擴大回收 食藥署公布市占率

衛福部食藥署近期公布,「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及二廠6款藥品回收資訊,種類涵蓋2款皮膚科用藥、巴金森氏症、精神科、腸胃疾病用藥,以及解熱鎮痛藥品,市占率約2.9%到23.8%,副署長王德原表示,...

生活

非聽不可/巴金森氏症診療與因應 長照2.0資源的介紹與應用

主講:台大癌醫綜合內科部醫師郭明哲護理部個管師洪肇怡時間:12月20日(五)下午1時15分至3時45分地點:台大癌醫中心醫院五樓國際會議廳北市基隆路三段155巷57號洽詢:02-2322-0322轉...

生活

華安生醫巴金森氏症口服新藥 獲TFDA同意進行一期臨床

華安(6657)5日公告,自主開發的口服新藥ENERGI-F705PD,已獲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進治療巴金森氏症第一期臨床試驗。華安表示,ENERGI-F705PD一期臨床試驗,主要...

產經

腦神經退化有解?「外泌體」可望瞄準病灶「神救援」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像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人數正逐年增加,不過這類疾病並不好醫治。近年來,中國醫藥大學與聖展生技研發團隊運用創新科技研發「外泌體」(Exosomes)新藥,成功開發出針...

生活

AI新藥開發/腦神經退化治療有解?「外泌體」可望瞄準病灶「神救援」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像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人數正逐年增加,不過這類疾病並不好醫治。近年來,中國醫藥大學與聖展生技研發團隊運用創新科技研發「外泌體」(Exosomes)新藥,成功開發出針...

元氣網